年轻人想“躺平”?还不都是袁枚玩剩下的!

近来,关于该不该“躺平”的争议铺天盖地。

功成名就的中年人们颐指气使——“躺平是因为年轻人惰性太强”;

看透真相的打工人则以身体作为惟一的资本振臂高呼——“躺平不可耻,躺平即正义”。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本身并无高下之分。“躺平”也不过是其中之一,是年轻人在试图用自己的方式逃离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在清朝,就有位深谙此道的大家——袁枚先生,将“躺平”哲学做到了极致。

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位清代大文豪。

袁枚

杭州人 白羊男 双性恋

此人吭哧吭哧读书二十载,毕业后顺利考上了公务员。怀揣满腔热情下基层做村官,任劳任怨为国为民。

突然有一天感受到了官场黑暗和左右逢源带来的疲倦,幡然醒悟,决意躺平。

他在南京买了座园子,开了家网红餐厅,成为游人如织的打卡圣地。平日里码码字写写书赚赚稿费,悠闲养老的同时名满全国。

看这“躺平”躺得多有技术……

▲随园,袁枚故居

袁枚7岁读私塾,12岁进县学,连连跳级,21岁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类似自主招生。虽然遗憾落选,但在学界大佬面前怒刷了一波好感。

要知道,能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霸们,大多是裸分也能上985的,袁枚就是如此,24岁便顺利考入翰林院,三年后外派到江南做知县。

类比一下今天,相当于读完书刚毕业就当上了县委书记。

七年间,袁枚辗转溧水—江浦—沭阳—江宁等地,每到一地都治理有方,民心所向。在他离任时,当地人还专门送了他一件绣有全城百姓姓名的“万民衣”。

真正有才华的人,在哪里都能实现抱负。大地方有保家卫国睥睨天下的大愿景,小地方有守护一方水土一方民的小抱负,不过是个人选择不同罢了。

▲袁枚

此乃躺平第一步——先要有实力站起来。

袁枚勤政归勤政,私下里却非常厌恶官场。

他不喜欢为了溜须拍马而起早贪黑——“自来会城,夜作昼。窃自念曰:苦吾身以为吾民,吾心甘焉。尔今之昧宵昏而犯霜露者,不过台参耳,迎送耳,为大官做奴耳。”

他不喜欢把时间浪费在左右逢源上,还因为不够有眼力见而被批评——“而孰知西迎者,又东误矣;全具者,又缺供矣;怵人之先者,已落人之后矣。不踠膝奔窜,便瞪目受嗔。”

他不喜欢总是埋头公务,从而失去读书的乐趣——“每过书肆,如渴骥见泉,身未往而心已赴。”“一日不读书,如作负心事。”

33岁那年,袁枚借口奉养母亲,果断辞职归乡,退休躺平。

▲袁枚

但是,他在“躺平”之前也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情,在那些不喜欢的事情里发展才能、积累经验、提升思维,才有能力和途经选择“躺平”以及“躺得舒服”。

如果还没站起来就选择“躺平”,混吃等死,真的不会出现任何奇迹。

就像史铁生在地坛治愈心灵、苏东坡在赤壁怀古伤今一样,大文豪总有自己的秘密基地,袁枚就常去江宁的“隋园”漫步。

隋园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最初是曹雪芹的爷爷曹寅所建,久已尘封。

▲清代的画作《大观园》

袁枚在任时不好操作,辞官后立刻用一个月薪水买了下来,并把“隋园”改名“随园”,取随心所欲之意,耗费几年时间去开发、改造——“随园一片荒地,我平地开池沼,起楼台,一造三改,所费无算。”“奇峰怪石,重价购来,绿竹万竿,亲手栽植。”“满窗嵌白玻璃,湛然空明,如游玉宇冰壶也。”“为大江南北富贵人家所未有也。”

改造期间不小心把积蓄花完了,他赶紧去陕西短暂地当了几年县官,赚点俸禄,再辞职回园继续折腾。

▲清代袁起《随园图》,袁起是袁枚族孙

此乃躺平第二步——有个稳定、舒适、幸福的去处。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用站起来奋斗所获得的积蓄,买个属于自己的房子,还贷程度越低躺得越平。

“开业”那天,袁枚在门上挂了一副对联——“放鹤去寻山鸟客,任人来看四时花”,并拆掉围墙,免费对外开放。

因为免费,随园成为了南京市著名旅游景点。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时钦点要去住随园,袁枚害怕招待不周,干脆给拒了。乾隆帝只能委屈巴巴地派人来随园写生,以备修皇家园林时参考。

▲乾隆:哼~

此乃躺平第三步——昭告天下我要躺平,拒绝虚情假意的社交。

谁也不想在躺平的时候,还要见不想见的朋友、帮不想帮的忙、说不想说的话,尤其厌恶细心揣摩他人的潜台词,阿谀迎合。躺平就得摘下面具才爽,享受独处,筛选能够充实灵魂的有趣社交。

随园吃完了袁枚所有的积蓄,还是要想办法回回本,留些养老金。

他招揽了当时的江南大厨王小余,在园子里开起“农家乐”。上至骚人墨客,下至市井平民,无不以“曾入随园品菜”而炫耀自夸。

▲袁枚与厨师王小余雕像。袁枚专门为他写传,使他成为了我国古代唯一死后有传的名厨师

除了餐饮收入,他将随园边上的田地、山林、池塘租给了十几户人家,让他们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树木,既保障了食材供应,还有租金收入。

作为一枚吃货,他把多年来对美食的理解和对食谱的收集,写成一本《随园食单》,自己印刷自己出版,荣登当年畅销榜,收入颇丰。

▲袁枚《随园食单》,共记载了326中南北菜肴、饭点、美酒名茶

因为文笔不错,码字挺快,袁枚空闲时候还会接“商单”——给各方名人写应酬文章,给名公巨卿、豪门富户写墓志碑记、寿序谀文。

据说有个盐商刻了书请袁枚题跋,他只写了“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枚印可/时年七十有七”,毫无内容可言,却获得了两千银子的润笔费,足以让今天的各位公众号作者们闻之流泪。

此乃躺平第四步——偶尔做点喜欢的事,顺便把钱赚了。

袁枚躺平时才三十出头,之后五十年他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成群的妻妾和晚年成群的女学生。好在他有才华和商业头脑,前期投资回报率高,收入可持续,得以“躺得舒服”。

仕途不了了之,事业蒸蒸日上。袁枚一切行为的指导都以自我意志为主。

他是一个很real的人,写诗追求直抒胸臆,真情实感,反对为了格律而格律。放在今天就是反对为了押韵而押韵的某些莫名其妙的歌词。

他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素颜妆”,修饰了,但你看不出来我修饰了——“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

▲袁枚《随园诗话》

袁枚的理念成为“性灵派”的艺术创作主张,即以人的本性和灵感入诗,不落俗套。

从“人的本性”中,他还衍生出了更加大胆的观点——情所最先,莫如男女。

袁枚曾经写过一个《沙弥思老虎》的故事:五台山的老禅师带着从未见过世面的徒弟下山,向他一一解释路过的鸡犬牛马。迎面走来一位窈窕少女,老禅师怕坏了徒弟修行,便告诉他这是“吃人的老虎”。可是回到山上,小和尚却告诉师傅他什么都记不得了,惟有那只吃人的老虎,心里总觉得还舍不得。

这则故事的寓意很简单,男女相悦本是人之天性,即使使用蒙蔽的手段或一味逃避的办法也无济于事。

▲清佚名 · 《燕寝怡情》局部

这大概就是“躺平”的幸福之处,因为没有升迁的困扰,没有人情的限制,不必听命于规则,不必在意外人的眼光,畅所欲言,真正做自己。

袁枚不仅体谅男女之情,更体谅女子本身。他主张男女自由恋爱,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妇女可以改嫁,反对以处女定贞洁;主张女子接受教育,反对缠足……

不顾众人声讨“破坏纲常”,他在晚年创办私塾广收女弟子,形成声势浩大的“随园派”,开创了中国古代女子诗歌的黄金时代。

▲《随园湖楼请业图》(部分)

此乃躺平的最后一步——流芳百世、福泽天下、为“躺平”正名。

若是能在享受躺平的同时,传递出内卷时代的心灵抚慰,提供勇气和力量;鼓励人们在快节奏、强刺激的现代生活中,寻找浪漫与诗意,追求自我与真实,何乐而不为?

袁枚的一生是矛盾的,他心系百姓,却在最能为国家做贡献的年龄抽身而退;他风流好色,却从不轻贱女性,而是真心认为很多女子(包括妓女)都有才学品识,值得爱慕尊敬。

袁枚的一生也是自洽的,思想上追求真实和自由,行动上想做什么做什么,少有犹疑和懊悔。官要当,钱要赚,生活要享受,诗歌要创新,食色性也无需大惊小怪,笑骂毁誉又与我何干。

▲《随园湖楼请业图》(部分)

之所以说袁枚是“躺平哲学”的集大成者,不是因为他有多少能力、达到多少成就,而是他在时代洪流中不被裹挟,勇敢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才是躺平的真理。

在袁枚82岁大限将至时,他留下遗言——“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不必等到千秋万世,每个时代都会有知你者,追随你的脚步,不囿于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兴之所至,兴尽而归。

-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年轻人的“躺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