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胎单身又不是我选的,脱单为什么难?

策划 / 二狗子

撰文 / Li、咯咯、二狗子

编辑 / KY主创们

今天的文章开始前,想先问大家一个些许私密的问题:

你是一个母胎单身者吗?

其实,从整体比例来看,母单并不是一件太稀罕的事。最近我就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小调查:有近两成的90后,从来没谈过恋爱,也没有过性生活。

cr网易《长盛时间》

尽管诸如“不谈恋爱,屁事没有”“一直单身一直爽”的金句在网络上层出不穷,但是,是否要保持单身对母单们来说,其实是需要谨慎考虑的。

毕竟,母胎单身的“单”,又是一种全然不同的概念。

随着母单时间越来越长,小牡丹们心里的小问号也越来越膨胀:怎么就没有人喜欢我呢?我怎么好像也没有特别喜欢过别人?是我有什么问题吗?

缺德的网友们可能会用一个“丑”字粗暴带过。可是,“母单”们的条件,就真的比谈过恋爱的人差吗?

德国学者Greitemeyer曾做过一项调查:在不透露各自婚恋经历的情况下,让彼此陌生的被访者相互交流几分钟,再询问ta们对对方的评价。

结果发现,没有感情经历的那部分人,在社交能力、吸引力、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等许多方面得到的评价,和有过感情经历的人没有差别。母单,并不等同于被“剩下”。

那么,ta们为什么还在单身?母单应该如何看待自己长期单身的生活状态呢?这种状态又是否需要得到改变?

来看今天的文章。

关于母单们为什么脱不了单,回答或许有很多,因为“不强求”、因为“不将就”、因为“宁缺毋滥”……我们在KY粉丝群发起了一次调研,回收到185份有效问卷。调查显示,“母单”被访者认为自己一直单身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发展亲密关系的能力(68.92%)。

(注:本数据图仅呈现被超过20%的被访者选择的“母单”原因)

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母单者对爱情的信念更容易脱离实际。

人们对于爱情的信念可以大致分为两种:“成长型”和“宿命型”。

对于宿命型人来说,ta们对恋爱及伴侣有很多的、具体的想象或要求。Ta们更相信一见钟情,注重第一印象,并认为一段关系只有“命中注定”和“不适合”两种情况。宿命型的人,一直苦苦等待着“对的人”出现。也正因如此,ta们中会有更多人长期单身。

但,一见钟情对任何人而言都是小概率事件。你会因此不自觉地提高自己的择偶标准和脱单门槛,最终屡屡错过值得去磨合和相处的,已经“足够好”(good enough)的人。

就算侥幸遇到自己喜欢的“the one”,母胎单身者们也常常很难让关系更进一步。

从单身者的角度来看,尽管ta们可能也在憧憬着一段亲密关系,但却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动机去争取脱单。许多母胎单身者们的生活中,往往已经有了其他的可以投射自己幻想与情感的客体(比如追星、嗑CP、和关系亲密的朋友交往)。那么,ta们即便内心相信自己想脱单,也难以真正产生动机去引导自己在行为上为此付出努力(McCutcheon, 2002)。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对母胎单身者的负面刻板印象,对有过恋爱经历的人来说,选择和母胎单身者谈恋爱,更需要多加考量。

研究单身人群的专家DePaulo的团队曾做过一个实验:

这种对“长期单身”“没有恋爱经历”的污名化,让母单们越发胆怯和低自尊:“为什么只有我一直一个人?”“我不配拥有自己想要的吗?”一个迟迟得不到反馈的愿望,久了便会滋生失望、质疑,甚至绝望。以至于将来ta们即使遇到了心仪的人,也不懂得该如何示好、如何发展关系,陷入期望和失望的死循环。

当我问母胎单身的朋友们,一直单身给ta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我听到最多的是两个词:自由和自主。

分析发现,母胎单身的被访们和有过情感经历的被访们,在生活满意度上没有显著差别。甚至,“母单”们的生活满意度(14.31分)还略高于有过感情经历的被访的生活满意度(12.79分)。因此,那些觉得自己一个人过得潇洒快乐的小伙伴们,大可不必为此紧张。

母胎单身也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给家人和朋友。我们身边不少恋爱或结婚的人面临过这样的困扰:有了自己的小家,担心顾不上父母;因为陪另一半,和朋友们都不太联系了。

母胎单身的人是免于这种困扰的。Ta们不用被一个个新的人生阶段推着走,也不需要担心被不同的社会关系拉扯。单身给了ta们充分的机会陪伴重要的人,足够的时间巩固已有的重要关系,令它们更牢固、深刻。

而且,为脱单所做的努力,常常会带来意外的收获。

想要脱单的母单们会主动去拓展朋友圈,去尝试不熟悉的活动,参与本不会触及的社交。Ta们因此认识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眼界更加开阔,甚至发现了新的兴趣点,生活比原先有意思许多。

从这些角度来看,母胎单身者们是大可以处在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中的。

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72.19%)“母单”被访即使生活得不错,内心也依旧渴望着亲密关系。事实上,研究发现,母胎单身确实会带来负面的心理体验。

比如,母胎单身会导致自尊感降低。

有学者认为,自尊是依托于对客观社会关系的评估而产生的(Leary et al., 1995)。而母胎单身恰恰会导致双重的排斥感。

生活中我们也会发现,不少人需要通过亲密关系或婚姻的形式,来确认自己的外形价值被外界认可和接受。我们在另一则关于外形焦虑的调查中发现:单身(未恋爱、离异、丧偶)人群相较于非单身(恋爱和已婚)人群,外形焦虑水平和感到羞耻的程度会更高。

也就是说,单身人群更容易觉得自己长得丑……

同时,母胎单身的人群会长期经历“模糊的丧失感(ambiguous loss)”。

恋爱后分手的人,经历的是明确的丧失:ta们知道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自己和这个人不合适,可以悼念关系,收拾自己,去寻找更合适的关系;

体验过感情又决定独身的人,经历的也是明确的丧失:ta们知道生命中肯定没有另一个人的位置,于是选择面对这种遗憾,规划一个人的生活;

但母胎单身的人面对的丧失感都是模糊的:

“母单”的我们其实也“丧失”了自己的伴侣:那个在心理上早就存在(psychologically present),但在现实中一直缺席(physically absent)的伴侣(Jackson, 2018)。

甚至,就连社会环境也会刻意推崇“有个伴儿会更好”的观念。小到情侣套餐,大到买房,所有的这些从方方面面暗示我们:有个伴儿会有更多好处。

这样的推崇渐渐形成了心理覆盖(mental blanketing):人们被劝说单身生活是有缺损的,想要生活变好,就去找个伴儿(Branzburg, 2019)。久而久之,看着周围人都成双成对,自己一直单身,我们也开始相信,自己需要做出改变。

诚然,单身与否确实取决于我们自身的选择。然而,一直保持单身却是一个需要我们谨慎做出的决定。

首先需要问问自己:你对于自己长期单身这件事,抱持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如果你的状态符合以下三条标准,那么,你当前的单身状态是自主而健康的,你也就无需过度忧虑:

首先,这种状态是你自主选择的,而不是被动的、不受控的。

不论是持续恋爱还是单身,你明白自己是有能力改变现状的,只是暂时不想改变而已(able but unwilling to do it)。并且,你清楚自己为什么选择它,你的理由足够令自己信服,也符合真实情况。

但如果你想要改变现状的意愿很强烈,或者你不改变的原因是逃避、恐惧以及对离开舒适区的巨大焦虑,那么你可能并不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之中。

其次,你的生活应该是充实的。

如果你的生活几乎只在为了恋爱而忧虑,或者持续、频繁地感受到自己在恋爱方面的情感需求,又并没有别的渠道来满足,那么你的惯性可能是不健康的;但假如你认为自己的生活整体上是积极而充实的,那么即便你偶尔为其担忧,它可能也只是生活中众多小烦恼中平平无奇的一个而已。

最后,你拥有独处的能力,更不会在和自己相处时有大片的空虚感。

当想获得陪伴但无法从他人处获得时,拥有独处能力的人能够被自己的内心(思想和/或感受等)所陪伴、安抚和慰藉,并不感到无聊或空虚。

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与一个人的情感成熟度和精神独立性高度相关。如果你能做到安然和自己相处,那么无论你是选择再与另一个独立的灵魂建立联结,还是在精神上自给自足,就都无可厚非了。

而如果你发现自己长期单身的状态只会逐步增加你的忧虑感,你可能正处在一种不健康的单身中。以下的三点建议供你参考:

你可以参照文中所提到的母胎单身的原因,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如果你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那么你应该先解决“爱自己、接纳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是对恋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你或许要先认清,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与你完美契合的人,恋爱也不是万能的魔法。

总之,去面对惯性背后那个原始的问题,解决它,才是改变现状的第一步。

有时,其实是我们误把恋爱看作一件太“重”、门槛太高的事了。在美国,两个人在关系确立前,会有一个固定的约会(dating)阶段。在dating阶段,双方处于一个彼此都有好感,想要以类似情侣的状态再多接触和相处一下,看两个人适不适合进入下一个阶段的状态。两个人都可以自然、真诚地互相了解,如此相处几次,就基本能确定自己想不想要进一步发展。

这个阶段并不是暧昧。暧昧最大的特点是模糊,但dating的目的是双方都明确的。Dating期通常不会太长,但却很有用——可以让恋爱成瘾者有更多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对方是不是真的是适合自己、自己想要的人;也能够帮助单身成瘾者没有过多压力地、循序渐进地从单身过渡到下一个阶段。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强调,金融投资应该结合多种类型,以便将风险降至最低,并实现最大回报,它最终的宗旨是多元化(diversification)。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尽可能地拓展自己生活多方面的可能性,建立更多样的社会身份,就不至于被某一种社会关系限制住。

对于母单者而言,更丰富的人生投资组合,也意味着遇见和自己可能志同道合、能够成为伴侣的那个人的概率和机遇,也大大地增高了。

和越多人聊“母单”,我越感到,“母单”无所谓好坏,不说明我们的价值、能力,它只是我们不同于别人的一部分生活而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不需要被别人影响,更不需要以此来评判自己或别人。但我还是希望你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这样一个特定的标签,因为一旦你认同了它,它也一定会反过来限制你的可能性。

由此,我想到了一种方式重新叙述今天的主题:与其说是有些人更容易脱单,有另一些人更不容易;不如说是有些人更愿意去脱单,另一些人更不愿意。

而如果你希望自己可以更多地发现和看见他人身上的魅力,那么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永远是最重要的事。

References:

DePaulo, B. M. (2007). Singled out: How singles are stereotyped, stigmatized, and ignored, and still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Macmillan.

DePaulo, B. (2015). Marriage vs. single life: How science and the media got it so wrong. Charleston, SC: Create Space.

Leary, M. R., Tambor, E. S., Terdal, S. K., & Downs, D. L. (1995). 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 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 Journal of Personalityand Social Psychology, 68(3), 518–530.

Jackson, J. B. (2018). The ambiguous loss of singlehood: Conceptualizing and treating singlehood ambiguous loss among never-married adults.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40(2), 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