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赞干布去世后,24岁的文成公主,为何守寡31年也不回唐朝?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于贞观十五年(641年)远嫁到吐蕃,成为松赞干布的王后。

关于两人的爱情,一直流传着各种版本的美丽传说。比如如今我们看到的那座气势磅礴的热门景区拉萨布达拉宫建筑群,就是松赞干布专门为文成公主而修筑的。遗憾的是,松赞干布34岁就离开了人世,以至于文成公主年仅24岁就成为了一名寡妇。

众所周知,在古代,女人的社会地位低,基本是嫁夫随夫,嫁出去的女人就被视为泼出去的水。在那个年代,女人,尤其是嫁给国君的女人,通常只能在被休、或者国家灭亡的情况下才能回娘家。

后来,到了唐朝之后,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这种禁忌相对比较放松,对和亲公主们的相关规定也更加人性化。当时,只要和亲公主的丈夫去世,公主们愿意回家乡,朝廷就会将其接回,所以,这些回娘家的的公主们,被称为“归宗女”。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文成公主嫁到如此遥远的西藏,又是人生地不熟,又是气候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在失去丈夫之后,她为何守寡30年都不回唐朝呢?

要解答这个困惑,我们不妨先看看这文成公主是怎么嫁过去的。

一、和亲前因

唐贞观8年(634),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遣使大唐,之后提出要娶一位唐朝公主。不过,被唐太宗给一口回绝了。毕竟,我泱泱大国,哪里是你想要就给的。

4年过后,也就是唐贞观12年(638),松赞干布再次提出要和亲,否则便派兵大举入侵唐朝。不过,有意思的是,最后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这让松赞干布很是害怕啊,便在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后,遣使谢罪。

不过,松赞干布依旧没有忘记请婚这件事,而且还特意派了自家的大臣禄东赞带着五千两黄金和数百件珍宝,翻越崇山峻岭前来下聘礼。且为了等李世民的答复,禄东赞还特意在长安逗留了3个月。

这看起来可真是“头可断,血可流,娶大唐公主的决心不能丢”啊,这让唐太宗很是头疼。对此,唐太宗在答应婚事之前,还曾5次出各种难事来为难禄东赞。比如让禄东赞将混杂在一起的上百匹母马和小马驹的母子关系,准确地识别出来。最终,这些难事没能难住聪明能干,知识阅历丰富的禄东赞,都被其一一化解了,如此一来,让唐太宗大为佩服。

最后,诚意加智慧才干彻底打动了唐太宗,唐太宗不仅同意了和亲,还高兴地将琅琊公主的外孙女嫁给了禄东赞。

不过,话说唐朝美女多得是,要找个女人嫁给松赞干布挺容易,但是要说找个公主嫁给他,那就不是容易办的事情了。思来想去,李世民最终想到了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李道宗和李世民是堂兄弟关系,其女儿恰好又长得俊丽,天资聪慧。最后,为了体现大唐的国体,文成公主就这样被封为了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注:这里有个争议点,文成公主具体身世是个谜,因为其父史书尚无记载其祖籍、出生地、父母等,只记载其是宗(室)女,目前普遍认为其父是江夏郡王李道宗。)

二、和亲的经过

贞观15年(641)正月十五,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由江夏王李道宗持节护送。当时,浩浩荡荡的队伍,载着珠宝、饰物、绫罗、书籍等离开长安,朝中的文武百官都到了郊外欢送。

如今,我们再回头看这段送亲过程,可能只是一两笔带过。然而,实际上这过程是极为艰辛的,毕竟,古代没有四轮驱动跑车,也没有高铁,更没有飞机。从长安到拉萨,路途遥远,需要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还需要应对高原的风霜考验。一个女孩,嫁到如此遥远的地方,一般人肯定不情愿。

文成公主入吐蕃

而文成公主,在订婚之后,直至出嫁时,并没有表现出极哀伤的情绪,相反,反而是在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召见大臣了解藏区的风土人情、地方风俗、物产等。

从中可以看出,文成公主对进藏,迎接新生活是充满积极性的。除此之外,她还准备了各种种植、医药、史书、佛经、儒家经典等书籍,以及还有各种谷物的种子,最后都一块带去了吐蕃。

从中也由此可见,文成公主嫁去吐蕃,并非只是单纯地被迫嫁过去的,只是随政策“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便嫁过去当当夫人,过着佣人伺候的生活的心态。其本身是带着理想和抱负过去生活的,这并非是一般女子能比。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松赞干布去世之后,文成公主还能坚定在当地继续生活的重要原因。

根据《中国通史》记载,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这场轰轰烈烈的婚礼,光是准备就筹办了三年,仅是准备茶叶这一项,就耗费了将近一年半时间。当然,松赞干布对这场婚礼也极为重视,在文成公主进藏之前,还特意斥下重金,兴修土木,按照中原的风格,为文成公主修建了神殿、寺庙。

送亲队伍入吐蕃时,松赞干布亲自率兵到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内)迎亲,且将两个民族不同的礼仪,都细致地考虑了进去。

婚后,松赞干布备受宠爱这个娴熟端庄、有才华知识的妻子,文成公主不喜欢吐蕃人的赭面习俗,松赞干布就下令了这一习俗,还特意为其修建了布达拉宫。

文成公主虽然只是宗室女,但是在吐蕃却有着极高的身份地位。吐蕃书籍《贤者喜宴》记载:

“松赞干布登临欢庆的宝座,为文成公主加冕、封作王后。”

三、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推动藏地发展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逝世,仅一年之后,松赞干布也跟着去世了,年仅34岁,留下了年仅24岁的文成公主。两人的婚姻,仅仅只经历了短暂的9年。

吐蕃气候条件差,生活环境不比大唐,且大唐风气开放,经济繁荣。为何年少守寡的文成公主,宁愿守寡31年,不回唐朝呢?

原因之一,我们前面已经提过,文成公主本身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品性本身并非是一般女子能比,其责任感重。

其二,众所周知,松赞干布并非只有文成公主一个妻子。早在迎娶文成公主之前,松赞干布已经娶了六位妻妾。只是,和其他的妻妾相比,文成公主的地位是最高的,这点除了是因为受到松赞干布的宠爱和认可外,主要还在于文成公主的到来,给吐蕃人民带去了发展。要知道,在文成公主嫁到当地之前,吐蕃是一个连正式文字都没有的国家。

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婚后在丈夫的支持下,彻底地改变了这个国家。在文成公主的带领和指导下,吐蕃人民的种植、酿酒、纺织等各方面技术都得到了发展,文化、经济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赢得了吐蕃百姓广泛拥戴。

其三,松赞干布为吐蕃第32任赞普朗日松赞的儿子,其父被叛乱杀害之后,12岁的他年少时就挑起了吐蕃国家的重任。为此,当松赞干布猝逝之后,文成公主带着对丈夫的深爱和回忆,以及带着自我本身认同的责任感,继续挑起了发展民族的重任,留在吐蕃,带领人民生产生活,并致力于加强唐朝和吐蕃的友好关系。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不幸因患天花病去世,吐蕃百姓深感痛惜,吐蕃王朝为其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如今,一千多年过去了,这位唐家公主所做的伟大的功绩,仍深深刻在藏族的历史画卷中。

文成公主

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位公主的牺牲自己,不懈努力,因为心中的爱与职责,才让两族的友好关系更近一步,也让吐蕃这个国家得到了更远的发展。

对此,唐朝人陈陶曾在《陇西行》专门写了一句话:“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句话可以说是对文成公主入蕃所做的一生贡献的最好概括!

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女子!三十年的守寡以及努力,铸就了伟大的事业,了不起!

参考资料:

1.《唐太宗和造就贞观之治的人们》

2.《东方树叶的史诗》

对此,你又是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分享探讨~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