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坡只有黄土不长树?

八百万年前的黄土高原,也是一片汪洋的湖泊:

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今都存在争议,不过,想要弄清黄土高原的发展史,首先就要知道最早的黄土物质到底从何而来。至少从目前科学家们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研究来看,这些区域在800万年前很可能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你可以叫它为黄土原湖。

在当时黄土原湖的西边,那是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沙漠,由于当时这个区域的气候寒冷而干燥,还时不时地刮起大风,所以,即便湖的东边和南边都是高山,但它们都同样十分的荒芜。也就是这样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才让周围地上的那些沙土可以吹到湖泊里面。

一开始,也只是湖泊里的水变得没有那么清澈了,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沙土沉积到湖底,经过上万年的长时间累积,在湖底堆积起来的沙土也有了几百、乃至上千米的高度。

之所以黄土如此坚硬,这是因为沉入湖底的泥土同时还会受到重力、以及来自水面涌浪的感应力,而那些因为山洪而冲入湖中的石头块又被泥沙一层层覆盖上,就在这样的漫长过程中,如今我们看到的黄土结构就逐渐形成了。

黄土高原上只有黄土没有树?

实际上,哪怕时间退回到30年前,也不是说黄土高原上就真的一点树都没有,因为,黄土高原的土地资源也不是单一类型,比如,哪怕是从大的方面来进行区分,也至少包括了22.3%土石山丘地(山西省境内占比有一半有余)、40%的黄土丘陵(陕西和甘肃境内分布更多)和30%的平地。

简而言之,“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从来都不是黄土高原的全貌,现在大家也可以查到历史数据,哪怕是2001年的时候,统计数据也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林地面积有450万公顷,该区域当时7.16%的森林覆盖率,的确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好几个点。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森林资源的分布情况看出,哪怕是在黄土高原地区也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呈现出从北到南逐渐提升的形势,主要就集中在了土石山区和东南区。

而如今,黄土高原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了中国人的又一伟大壮举,黄河水已经变得越来越清澈,而黄土高原也同样变得更绿了。这一点我们可以山西来进行举例:

很多人都知道,陕西本来就地处黄土高原,缺林少绿是他们多年来一直想要被摘除的一个生态标签。2010年的时候,山西全省的森林覆盖率还有18.03%,当时间来到2019年的时候,山西省终于以5450.93万亩的森林面积达到23.18%的森林覆盖率。而且,其中包括沁源县在内的三个地方甚至超过了50%的森林覆盖率,当地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预计在2025年实现26%的森林覆盖率。

另外,我们也可以从甘肃定西来看森林资源的明显变化,要知道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的时候,如果除开漳县、岷县和渭源县这些地方,其他区域很多都是荒山秃岭的样子。不过,几十年过去了,那些原本的荒山秃岭早已披上了绿装,几十年的栽树行动从未间断,而这样的壮观景象大家可以从很多航拍照片和视频得到验证。

定西的所在地,刚好就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虽然曾经也算得上是一个生活条件还比较可以的半农牧区,但是,由于近代气候发生变化,再加上一些人为因素,定西也逐渐因为干旱少雨而让周围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定西的森林覆盖率一度低到只有5.16%,后来又是40多年的植树大工程,从目前的统计数据来看,定西市343。49万亩的森林面积让其森林覆盖率达到了12.1%的水平。

为什么黄土高原地区的森林资源相对更贫乏?

客观来说,其实何止是黄土高坡,就我国森林覆盖率来说,也是在近几十年得到迅速提升,截至2020年年底的时候,我国森林覆盖率终于达到23.04%的水平,预计在2025年的时候可以达到24.1%的森林覆盖率。当然,如果你要把我们的森林覆盖率数据与几个排名世界前几位的国家相比,那的确还有较大的距离,但这于国土面积和土地类型都有很大关系,要知道过去20年时间里,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绿化增加面积皆为我国的贡献。

黄土高原森林资源稀缺,这与气候、土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都有关,并不都是人为因素导致。比如,仅仅是截至到20年前的数据,黄土高原地区已有34万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尤其是甘肃和陕西在这个问题上表现得最严峻。如果水土难以保持,那么土地就会变得沟壑纵横,重力滑坡现象也随之变得更常见,再加上风沙肆虐,土壤在退化的同时,还会导致其中的肥力衰退。

别说土地上的植被有没有机会成长,就连农业生产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缓解这些问题的根本措施也主要是植树造林,根据不同的地质特征种上不同的植物类型,土地的合理利用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