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人的遗骸放在300米深的海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悬疑小说或者电影之中,我们能看到凶手为了毁尸灭迹,会在亡者的遗骸绑上重物坠入海中。这里暂且不谈法医如何破案,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当人类遗骸坠入300米深的海底时,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海底实验

由于人体实验要经过种种审核,所以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使用猪的遗骸代替人的遗骸。之所以选择猪,是因为猪的身体结构、肠道菌群等都和人类相似,将猪的遗骸放进海底中,比将人类遗骸放进海底中要方便地多。

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选择了乔治亚海峡的海床上作为实验场地,并在春天以及秋天时,分别放进2只猪的遗骸,其中一只放进金属笼子中,而另一只则暴露在笼子外。

乔治亚海峡的海床大约有300米深,科学家们将深度在200米以内的海洋称之为浅海,将深度在200米以下的海洋称之为深海,这个分界线并非是人类制定的标准,而是太阳能够照射海底的极限值,深度超过200米以下的海洋将完全接受不到阳光的照射,而这也意味着生活在这里的植物们无法通过光合作用生产能量,只能通过海洋上方飘下的“飘雪”为生,所以,相对于浅海而言,深海总是显得过于荒凉。

猪的遗骸在300米深海底的第一天,两只猪的遗骸都爬满了海虱,以及一种名叫“lyssianassid”的端足类动物。

而在第二天以及第三天时,这些生物的数量开始成倍增加,它们来来回回地啃咬着猪身上的肉质和软骨类食物,在春天时只用了5-6天就啃咬的只剩下白骨;而在秋天的实验中,只用了3天时间就将猪分解地只剩下骨头。

当猪身上的肉质被啃咬殆尽后,接下来又吸引了体型稍微较大的虾,甚至还有一只章鱼隔着铁笼子想要捞走一块食物。相对于肉质而言,骨头分解的速度非常慢,在之后的6个月以及更长的时间里,依旧能够看到骨头的存在。

令人奇怪的是,猪的遗骸在300米深的水下时,很少遭遇鱼类的攻击,即使是鲨鱼,也只是停留了一会儿就走了,并没有进食笼子外的猪。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鲨鱼为什么对猪遗骸不感兴趣?

对于鲨鱼而言,猪的遗骸也是能量来源,它们并不排斥猪的遗骸,但它们排斥的是猪身上的海虱们以及其他的食腐动物。

鲨鱼并不是高贵地不屑于和海虱争食,而是在高含氧水域中,海虱在分解鲨鱼时会不断地消耗周围的氧气,使得猪附近的氧气含量变低,而这非常不利于大型生物的生存,因为它们对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所以鲨鱼才会在猪遗骸附近徘徊一会儿走开。

等到猪身上的肌肉等被分解之后,只留下白骨,而白骨难以被小型食腐动物分解,所以它们就会离开这里,寻找下一个海底沉尸。

等到它们离开之后,猪遗骸周围的含氧量才会逐渐上升,但此时留给鲨鱼以及鱼类的食物只剩下难以消化的骨头,所以鲨鱼们才会很少光顾这里。

海底生命绿洲

对于深海生物而言,猪的遗骸就像是海底生命绿洲。这是因为深海中的能量来源非常少,难以支持深海生物的生存。但是,每当海洋上方的大型生物死亡后,它们的遗骸就会成为深海生命绿洲,比如:鲸落。

猪的遗骸和鲸落一样,都含有大量能量,只是猪的体型相对于鲸鱼而言要小得多,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的能量也比较少。而一座鲸鱼的遗骸则可以维持地更久,所以鲸落也是海洋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

相对于猪而言,鲸落的过程更复杂,这是因为鲸鱼身上的脂肪较厚,它们刚刚死亡时,身体的密度小于海水的密度,所以会在海洋上方漂浮,此时鲨鱼以及其他大型鱼类就会以它们为食。

随着它们身体内的脂肪、肌肉含量不断下降,它们的密度会逐渐大于海水的密度,然后慢慢沉入海水,成为底栖生物们的食物。据研究发现,一座鲸落可以维持当地生态环境100年左右,之后底栖生物们才会寻找另外一个鲸落。

而现如今随着鲸鱼数量的减少,鲸落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而这严重威胁着以鲸落为生的底栖生物们。或许未来真的要依靠人类定期投放猪的遗骸来满足它们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