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农村老鼠少了,夜里听不见猫头鹰叫了,为什么?

在地球上,生物之间都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而老鼠和猫头鹰可以说是“食物链”上的关联者,猫头鹰是会吃老鼠的,不过近些年来。不少人可能也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曾经农村随处可见的猫头鹰,老鼠等生物,如今已经很少看到了,甚至有人说农村的老鼠少了,并且夜里面也听不到猫头鹰的叫声了,这是什么情况,什么原因导致的?

确实,如今其实并非只有农村出现了这种现象,城市里面也是如此,完全已经变成了不一样的状态,很多人可能会说,环境不是变好了,不是应该越来越多才对吗?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什么情况。

老鼠真的减少了吗?

老鼠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的物种,全世界有鼠类大约480种,并且无论是室内,还是野外地区,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但是老鼠的种群其实变化不大,甚至是“0波动”。首先老鼠的繁殖能力非常的强,一只雌性老鼠1年可以让其家族老鼠的数目增加上千只,可以说数量并不少。但是老鼠的种群具有“先天性”的限制性条件,那种群在繁衍过程之中,老鼠上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有限,当一个区域密度达到了饱和状态之后,数量就不会增加了。

这是老鼠的一个特性,并且相对于其他生物种群来说,都是不具有的,所以其实老鼠的种群还是比较稳定。那为什么有人说农村老鼠突然少了?其实原因是因为他们的不具有原始的栖息地了,完全走了。曾经农村可以说基本都是土墙房,木房子等等,老鼠可以轻松打动居住,并且偷吃家里的粮食轻易而举。然而如今呢?基本上都是“水泥地”,老鼠再能打洞,也不可能征服“水泥地”。

所以在没有办法生存的条件之下,它们只能远离,当然这对老鼠食物链下的其他群体来说,也是不友好的,也会随之迁移。所以老鼠突然在农村减少,其实是少于自己的身边,而它们寻找其他地方生存了。老鼠的种群还算是比较稳定,并没有大规模突然减少的迹象,曾经农村还没有改变的时候,甚至有人还抓捕老鼠,越抓越多了一样,如今呢?基本是看不到了,这就是老鼠的一种“错误现象”。

夜里也听不见猫头鹰叫了?

确实“夜里听不见猫头鹰叫了”这个现象是比较明确的,猫头鹰是要捕食老鼠的,老鼠都离开了,猫头鹰必然也就走了,所以夜里听不见猫头鹰叫了,完全是属于正常的情况。同时猫头鹰其实在全球的种群也减少了,作为现存鸟类中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该物种除了北极地区之外,其他任何地区都有。所以生物种群比较大,总数超过130余种。

但是也有猫头鹰种群灭绝了,例如:小猫头鹰在1914年就宣布灭绝了。而我国最为常见的种类有雕鸮、鸺鹠、长耳鸮和短耳鸮。然而在我国种群也减少不少,曾经我国民间传言猫头鹰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所以本身猫头鹰的数量就不多,加上人类的捕猎,结果出现了种群数量减少的情况,并且一直到了保护状态,才有缓解的状态。

而所谓的药用价值,也是一些人“唯利是图”的说法吧,因为猫头鹰只是普通鸟类动物,其本身并不存在所谓的药用价值,科学界也研究证实了,不存在所谓的价值,所以一些传言真的是让生物走向灭绝的道路了。如今猫头鹰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大家别再相信一些民间传说,游走在“吊命”的边缘之上,保护生物才是正确的。

总结

突然发现农村老鼠少了,夜里听不见猫头鹰叫了,为什么?其实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主要是生态系统变化了,同时老鼠和猫头鹰本身就是属于食物链上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那么就能够很轻松的理解到,任何一种生物群体出现变化,那相应或者链接在一起的生物种群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个是存在“绝对性”的关系。

所以只要恢复原始的生态系统,那么这些生物种群也才会出现。不过大家对老鼠、猫头鹰的理解来说,老鼠肯定是坏虫了。但是对于生态环境来说,老鼠还是不能缺少的物种,如果老鼠在地球上彻底灭绝了,那么带来的不仅是猫头鹰上的物种群体变化,甚至可能带来一次生物大灭绝的出现,所以老鼠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虽然不受人类的喜爱,但是对于蛇,猫头鹰等生物群体来说,老鼠就是它们生存下去的粮食。

同时最后说下,确实如今的生态环境变好了,是整体变好了,但是人类的居住环境变好了,逆转了局部性的环境改变,以前的泥土地变成水泥地,确实相对于人来说好了,但是对于这些生物来说是“反向效应”,因为它们更加喜欢没有“水泥地”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