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称不守恒”只是杨振宁的三流成就,为何他没能再获得诺奖?

爱因斯坦之后的伟大科学家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凭借着1905年的四篇开创性论文,以及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等理论傲视整个20世纪的科学家,甚至可以说是傲视整个科学史上的科学大牛们。因此,他当之无愧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

不仅如此,爱因斯坦还是一个全能的科学家,擅长各个物理学的领域,他是相对论的奠基人,还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同时在凝聚态领域也是一把好手。应该说除了做实验之外,爱因斯坦是涉猎最广的物理学家了。

在爱因斯坦之后,科学界涌现了许多顶级的物理学家,其中也不乏一些全能型的物理学家,比如:苏联的朗道,意大利的费米,这两位不仅才华出众,涉猎领域众多,同时也是极其擅长做实验。费米还做出了第一个核反应堆,为美国制造原子弹做出了巨大贡献。

费米同时还是一位很会教学生的老师,他教出了很多诺奖得主,其中有两位华人学生,他们分别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这两位学生也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成就

如果要问爱因斯坦、朗道和费米之后最全能的物理学家,那么杨振宁绝对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人选。 纵观杨振宁迄今为止的所有科学成就,能够称得上是极具开创性的科学成就大概有10多项,而且不是单一领域,而是在四个领域,分别是: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粒子物理和场论。

在整个科学史上,在这么多领域拥有如此多开创性成果的物理学家寥寥无几,所以杨振宁一直以为都被认为是全能物理学家。

而在他众多的科学成就当中,他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和李政道一同拿到了1957年的诺贝尔奖。

不过,如果要把他所有的理论排个序,我们就会发现,“宇称不守恒”并非是杨振宁最大的贡献。不仅如此,这个“宇称不守恒”甚至无法跻身前三。

杨振宁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是:杨米尔斯理论。其中这里的“杨”就是杨振宁,“米尔斯”是杨振宁当时带的研究生,这个理论是两个人一同完成的。那么为什么说杨米尔斯理论是才最重要的呢?

距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理论物理学高峰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这个模型把“粒子”,“场”和“相互作用”整合到了一起,统一了四大作用力当中的三个。而杨米尔斯理论则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已经有5位物理学家利用杨米尔斯理论来解释强相互作用而分两个批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由此可见杨米尔斯理论的重要性。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杨米尔斯理论如此重要,又是杨振宁一生中最大的理论贡献,杨振宁为什么没有因为杨米尔斯理论或者其他重要的理论再获得一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呢?

诺贝尔奖的“潜规则”

爱因斯坦人生中最大的理论贡献是相对论,但是他其实获得诺奖的成就是光电效应。即便是后来广义相对论已经被证明,爱因斯坦也没有再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的情况其实和爱因斯坦是类似的,这主要是源自于诺贝尔奖的“潜规则”。

这条潜规则大概的意思就是:同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领域拿到超过1个诺贝尔奖。这该如何理解呢?

以居里夫人为例,居里夫人拿过两次诺贝尔奖,第一次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拿走了1/2的奖,居里夫人和她的老公拿走了剩余1/2的奖,所以居里夫人就是拿了1/4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居里夫人拿的是诺贝尔化学奖,自己独享。综合起来就是1/4的物理学奖和1个化学奖,这其实是符合这个潜规则的。如果她两次都拿的是化学奖或者两次都拿的是物理奖,那就会是5/4,也就超过1了,这就违背了这个潜规则。

在整个诺奖的历史上,仅仅只有一个人在同一个领域获得了2次诺贝尔奖,并且两次加起来份额超过了1个诺贝尔奖,这个人叫做:弗雷德·桑格尔。他先是在1958年因为蛋白质测序独享诺贝尔化学奖,1980年又因为DNA的序列分享了1/3的诺贝尔化学奖,加起来就是4/3个诺贝尔化学奖。

除了弗雷德·桑格尔之外,就再没有任何人打破过这个潜规则,即便是强如爱因斯坦都是如此。因此,杨振宁无法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并非是因为成就不够巨大,而是因为诺贝尔奖的“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