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动植物不怕沙尘暴,它们有共同的特点。

内蒙古有着丰富的沙漠资源,这个曾被当作生命禁区的地方,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凡是能够在沙漠环境中生存的生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用当下科技追求的流行语讲就是具备低功耗和大的宽容度,同时还有资源循环利用的功能,而且可以抵御沙尘暴,不知道仿生学能否借鉴一下,把它用在城市建设上。?

01、神奇的骆驼:寒暑不侵、旱涝保收、不惧沙尘暴

骆驼是沙漠上神奇的存在,它体格庞大,是草原五畜中体重最大的一个,不是有句话叫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对生存环境食物的要求却非常低,是真正的“低功耗”生物,有小伙伴会说懒猴、清道夫鱼、冬眠生物也低功耗。

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无论是冬眠动物还是像懒猴和清道夫,它们只是单纯地保命而已,骆驼则不然,它在低功耗的状态下,还能持续付出,这得益于它超强的大“宽容度”和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是生物界的奇迹,生命力远超其它四畜。

一、骆驼的“宽容度”有多大:

诸葛亮曾说过“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意思没有两全的事情,骆驼打破了这个常规,它既不怕冷也不怕热,既不怕旱也不怕涝,沙尘暴、黑灾、白灾对它来说是小儿科,是草原五畜中唯一敢和大自然叫板的动物,成为古丝绸之路运输主力就是证明。

骆驼的温度宽容度:当沙漠温度达到40度,它微量出汗,当温度降至零下45度,它依然可以正常生活在户外,这个温度区间的宽容度就是85度的温度变化,不是躲在空调房和不能劳动,我们知道牛和马都没有它的这个能力和耐力,说它寒暑不侵不为过。

骆驼对食物的宽容度:它10天不吃不喝仍能干活,光喝水不吃食物可存活近4个月,给食物断水可以存活近40天,这得益于它独特的生理结构:超长的消化道与消化能力、特殊形状血细胞具有超大的储水能力,对食物和水的利用达极限,无丝毫浪费。

1、它的粪便中几乎不含水分和营养,汗腺少、尿液少,强大的肾功能几乎回收所有水分、脂肪、蛋白质等,基础代谢极低,呼吸频率10次/分钟(最牛的运动员体质),它吃其它五畜不吃的灌木,靠超强的消化能力,对植物有效利用率已达极限。

2、关于水,骆驼有两个能力是其它动物难比的,一个是超强的吸水能力,可以在10--15分钟饮水80公斤,这些水除了存储在胃里,60%以上存储在它椭圆形的血细胞中,另一个能力是,它可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同时它的鼻子有循环回收与保水功能。

骆驼这个快速吸水能力,通过仿生学用在城市对雨水的回收,会不会有奇效呢?骆驼鼻子的循环保水功能,1000平方厘米的鼻粘膜帮助它把呼气中86%的水分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是否可以像它学习?3、骆驼还有众多的优点,它记忆力强、耐空气稀薄、巨大的肉垫脚掌对土壤的破坏最低,它还有一个抗风沙的巨大优点,别的动物遇到沙尘暴、黑灾、白灾都会窒息,只有它有一个双层眼睫毛、鼻孔有瓣膜,灾害天气,降低重心趴下,把屁股对着风。

?当我们在野外遇到灾害天气时,它的这些方法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降低我们自己的重心,背对着风,然后把口鼻用衣物遮住,眼睛也可以带上丝巾或者风镜。

02、沙漠神奇植物:胡杨、柽柳、沙棘、梭梭等

沙漠上除了骆驼这个神奇的动物,还有胡杨、柽柳、沙棘、梭梭、锦鸡儿等神奇植物,它们能够在沙漠上存活,靠的同样是“低功耗”和强大的生存“宽容度”,尤其是胡杨,泡在水中不怕,干旱不怕,而柽柳能够跟着雨季撒种子的能力凸显生命力。

胡杨的神奇之处: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腐的神话,沙漠英雄树,不怕水淹、不怕干旱,储水能力超强,生命顽强,还不惧怕盐碱地,自然界想要淘汰它挺难。

柽柳顽强繁衍技巧:为了让自己成功繁衍后代,柽柳具有预测天气的功能,可根据气候湿度情况开花结籽,然后等待降雨,会在降雨前把种子喷撒出去,形成一片红雾,有经验的牧民通过这个知道草原或者沙漠是否要降雨,据说观音的道具就是它柳枝。

沙棘是真正的水果之王:很多游客喜欢吃南方热带的新奇水果,其实真正的水果之王恰恰长在沙漠之中,它就是沙棘,猕猴桃与它无法相比,即使到了寒冬降雪以后,沙棘果敲下来依然能够正常食用,新鲜水果比不过它,更不要提化工原料勾兑的饮料。

梭梭、锦鸡儿的果实优质饲料:沙漠上的梭梭和锦鸡儿,它们本来就是骆驼的美味,种子经过加工以后可以成为牛、羊的优质饲料,效果堪比内蒙草原的优质野生牧草。

通过观察内蒙古沙漠中的这些动、植物,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生存空间和条件的高度宽容,而且属于“低功耗”,生命力顽强,不惧怕灾害天气,连沙尘暴也奈何它们不得。

胡杨和骆驼的超强吸水能力,如在城市建设中能借鉴,对雨水进行回收,不仅可以防止内涝,还能提升回收效率。至于它们对资源的慢速消耗和循环再利用,也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受到启发,未来谁降低功耗,节能、并会循环利用资源,才能占据主动。

【温馨提示】

一方水土养一方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节能减排的学习对象在沙漠,它们对资源的利用率超过,骆驼的循环系统更值得我们仿生学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