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当做国礼送给日本首相,你根本不知道传统文化有多吃香!

周杰伦作为当代最杰出的流行歌手,从出道以来,一路风生水起,作品技惊四座,他代表着华人R&B音乐的先驱,是诸多80、90后的青春记忆。

在他炽热的中国情怀驱使下,大胆对自己的音乐做出了创新,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歌曲不胫而走,让人眼前一亮。

优雅细腻的歌词描述,浑厚连带着丝缕般的情感,让人在愉悦的旋律中感受着华夏的古韵。

2002年的一首《爷爷泡的茶》给人的温暖,不仅仅是歌曲旋律带来的享受,更多的是感人的祖孙情怀。

在歌中爷爷似乎在告诫孙儿,颜色不断蔓延的茶水,配上纯净幽美的旋律,名与利自然就化作一团雾气四散开来。

但其中有句歌词却是有一点值得商榷的。

01

饮茶方式的变化

“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陆羽是“茶圣”,唐朝人,然而唐朝人饮茶并不是泡。

唐代盛行的是蒸青饼茶,也就是茶叶采摘之后要蒸熟、捣碎、榨汁、压模、烘干,再制成团状或饼状。

饮用时,要将其捣成碎末,并加入葱、姜、桔子等佐料,等水初沸时,便把这些混合的茶末投入其中,并加以搅拌,等再次完全沸腾,就可以饮用了。

到唐朝中后期,逐渐不加各种调味品了,只加少许精盐,后来连盐也不再加,完全清饮。

所以,陆羽是不能像我们爷爷那样泡茶的,那个时代,更应该叫煎茶。

宋代不同于唐代,而是将茶饼磨成碎末,置于碗中待用,同时以釜烧水,待水微沸初漾时即用来冲点碗中的茶末,并调成糊状,然后再次注入沸水,用茶笼击拂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这时烹茶不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人一起,同时操作,看谁技艺更佳,人们称之为“斗茶”。

因为宋代斗茶以汤华厚白为贵,所以这就需要茶农将茶叶中的汁榨干,再加一些香料来弥补损失的茶味。

元代有了泡茶,但并不流行,奠定我们今天饮茶方式的是在明代。

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出身农家的朱元璋提倡简约,宋代精致的龙凤团茶过于劳民伤财,这才化繁为简。

他也喝不惯那碧绿浓稠的茶糊汤,觉得清饮更有滋味,于是改用泡茶,将散茶置于杯中,直接用沸水冲泡沏茶,这样不但简便了不少,还保持了茶的清香,也极具观赏性。

他以帝王至尊肯定了此前始终等不得大雅之堂的叶茶。这样的冲泡沏茶方式,为后来六大类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一直沿用至今。

自此,便有了被后人誉为“开千古饮茶之宗”的瀹(音同悦)茗法。

用沸水直接冲泡不碾成末且以炒青法制成的散条形茶,效果很好,明代文震亨就在《长物志》中颇为自负道: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泡茶就流行了起来,饮茶方式改变必然会影响茶具的变革。

02

应运而生的紫砂壶

泡茶讲究快速冲泡,即泡即饮,仅以满足解渴之欲的粗陶大碗茶是满足不了的,饮茶器皿逐渐被小壶替代。

这其中,尤以紫砂壶最为知名。

早在1915年,紫砂陶等宜兴陶瓷制品在巴拿马国际赛会中首次获奖。

继而在1926年的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1927年的巴黎博览会、1932年百年一度的芝加哥博览会以及1935年的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宜兴紫砂陶器连获殊荣,一时之间成为世界陶瓷之林中引人瞩目的一朵奇葩。

当代“壶艺泰斗”顾景舟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高庄“双剑合璧”,制作的一套提璧组壶,在1979年,被当做国礼送给了当时的日本首相。

顾景舟的其他作品也价值不菲,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达到了1782.5万元的高价。

是什么让寻常百姓生活中的茶具,成了备受推崇的艺术品?

与其他瓷器不同,紫砂陶表面不上釉彩,更突出了泥土本身的特色。紫砂泥生成于“甲泥”矿中,有“泥中泥”之称。

紫砂壶之所以为好茶者推崇,更是由于紫砂色系沉稳,与各种茶的颜色协调,既有一定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同时又不易被茶渍所污染的特性。

紫砂泥料的透气性,是源于紫砂的“双气孔结构”。

开水冲泡后会热胀冷缩,砂粒膨胀,彼此之间挤压,气孔变小,一伸一缩之间产生“呼吸”,茶叶里的芳香物质、营养物质也就完完全全释放出来了,透气不透水,因此泡出的茶更香,这可是其他的泥料无法企及的。

因为紫砂壶透气性好,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还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也无异味。壶壁积聚了“茶锈”后,就算不放茶叶,在空壶中注入沸水,也会茶香四溢。

如果爷爷用紫砂壶泡茶,除了淡泊名利之外,还能有勤俭节约的美德蕴含其中。

在寒冬腊月,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也很好,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像玻璃一样因温度突变而胀裂。而且,泥料的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哪怕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也不会因受火而裂。

“壶经用久,涤拭日加,自发暗然之光,入手可鉴。”

优良的紫砂壶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表面质地会日趋沉着和温润,这就有点像我们的“盘玉”传统,物件伴随使用行为发生变化,不仅没有因为使用而失去光彩,反而“借人气养之”,蕴含着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

饮茶文化推动了中国陶瓷业的发展,不断完善的茶器又升华了中国饮茶文化,使得较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享受逐渐进入百姓们的生活,也带动了紫砂艺术的飞速发展。

宜兴紫砂壶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明代张岱《陶庵梦忆》中说“宜兴罐以龚春为上,一砂罐,直跻商彝周鼎之列而毫无愧色”,名贵可想而知。

甚至,宜兴紫砂还名声在外,成了欧洲人的抢手货。

据史料记载,早在1670年(清康熙初),荷兰德尔夫特就出现了宜兴窑的仿制品,欧洲著名的“皇冠”茶壶作坊也有大量的仿宜兴陶制品。

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三世)的御医西蒙内斯·保利对紫砂壶的价值就有这样的评价:“从中国买来的沏茶用具,价值可比黄金,都用丝绸包裹,只有好朋友之间才相互赠送。大家公认其价值也不低于钻石,或宝石,或当地最昂贵的项链。”

03

紫砂壶背后的中式哲学理念

作为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瑰宝,宜兴紫砂对茶叶“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器”的“体贴”早已美名天下。

但紫砂壶对中国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及儒与道的思想内核。

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从制作材质来看,包括了土、水以及金砂等物质;从烧制过程来看,其必须依赖火种用于对木材的引燃、加热。由此可以说,每一把制作精良的紫砂壶,就是五行元素的结合体。

对于儒家来说,讲究理性的日常现实生活,不做抽象的玄思。紫砂花货的装饰设计便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不追求一味的“花哨”,有一些世俗但却不功利,这就是儒家崇尚的入世精神。

此外,对于一把好壶来说,壶盖在壶身之上是严丝合缝,不可晃动的,这种“不偏不倚”的制作技艺,体现的也正是儒家的中庸。

道家讲道法自然,出世而无为。紫砂光器的朴素简约却又富有紫砂真谛的特色,应和的正是道家的简单与本源。

而在紫砂壶造型的发展中,无论怎样的造型设计,都配合着最为适合的使用方法,这便是“道生万物”的过程。

出世与入世,看似矛盾的儒道精神被融合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中,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渗透,在数百年的历史演变中,紫砂壶始终保持着尊贵典雅又贴近平常生活的特质,被世人所喜爱。

紫砂茶具的“素朴而质真”不仅契合了文人寻幽野之趣的理想,与如今我们对娴静不躁的生活方式的向往也是契合的。

坚持物以致用的思想使紫砂这门传统手工艺传承至今,不断吸引着很多原本没有泡茶习惯的人开始喝茶。

对于紫砂的推崇,反映的不仅仅是对原料和技艺的追求,更是人们对技术、艺术与人性完美结合、更富有人情味的器物。

只有将人情融入到器物中,方能窥得生活之美。也只有将器物融入到生活中,才能赋予非遗技艺永恒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