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袁隆平出生在古代,会封神立庙吗?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农业是维持国家健康运转的重要产业,农作物是否丰收关乎着国家是否稳定。即使是在现如今,农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之一,一旦我国粮食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那么国外将可能会通过粮食贸易来卡我们的脖子。之所以国外无法通过粮食来卡我们脖子,恰恰是因为我国主粮自给量达到了98%以上。

而这其中,就有有以袁隆平为代表的育种科学家的贡献,他们培育出了一批批高产、优质的种子,使得我国粮食产量不断攀新高。

既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育种科学家们为我国培育了多种优良品种,使得我国13亿人口吃饱了饭,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家出生在古代,他们的成就足以封神立庙吗?

如果袁隆平出生在古代

事实上,如果袁隆平出生在古代,那么他大概率不会被封神立庙,而且很可能就是一个普通人。这里并没有贬低袁老的意思,而是袁隆平之所以会成为袁隆平,其实是因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就是以达尔文、孟德尔为代表的人物。

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生物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认为过去生物是什么样子,现如今就是什么样子。最典型的就是人生下来就是人。但是达尔文通过进化论解释了生物是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人和植物都是如此。

达尔文虽然解释了生物是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的,但是没有解决生物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而这个问题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给出了答案。

孟德尔是一位神父,他在修道院中种植了许多植物,其中豌豆在开花之前就已经完成了授粉,所以自然界的豌豆都是纯种豌豆。

他把两组性状不同的豌豆,比如:开紫花与开白花的豌豆杂交,结果发现第一代豌豆都是紫花;而将这些紫花豌豆再自交之后,会发现下一代既有开紫花的豌豆,也有开白花的豌豆,其中比例是3:1。

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解开了生物的遗传规律,而遗传规律是育种专家们培育新品种时的基础知识,如果不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育种师们将难以培育出新品种。

除此之外,现代育种学家们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地培育新品种,还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比如: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育种师们可以与航天展开合作,将农作物带到高辐射、微重力的环境之中,促使植物基因发生多个突变。

随着核能的发展,育种师们也可以利用核能育种,加快种子的突变速度,再从基因突变的种子之中选择出优秀的个体进行自交、回交、杂交等方式培育出优良品种的种子。

种子相当于农业的芯片,只有拥有好种子,我们的农业才能实现连年丰收,我们才能够用有限的土地,养活我国13亿人口。

由于古代缺乏现代化技术,而且人们没有发现生物的遗传规律,所以即使袁隆平出生在古代,仍旧无法改变什么,甚至可能会泯然众人。

化肥、农药的发明与使用

影响农业的除了种子之外,还有化肥和农药。

如果说种子决定了粮食的产量上限,那么化肥和农药以及其他基础条件决定了粮食的产量下限。即使袁隆平先生穿越到古代,掌握了现有的育种技术,并且有一定的条件开展科学研究,他可能也无法大幅度地提高粮食产量,原因就是因为化肥、农药限制了优良品种的发挥。这就好比是一个人的父母都是180厘米,但他从小生活在食物匮乏的环境中,那么他的身高可能会不到160厘米。

由此可见,粮食的产量是一个综合因素,并不能靠某一个天才就能够大幅度推进,我们能够吃饱饭,除了要感谢以袁隆平先生为代表的育种师们,还要感谢所有与农业相关的从业人员和科学家们。

总结

人类的历史并不是由某一个人来推动的,而是由时代来决定当下会出现什么英雄。古代之所以没有袁隆平这样的人存在,并不是当时的人不够优秀,而是古代的环境培养不出袁隆平这样的人才,只有现如今的我国,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