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不吃食肉动物的肉?

现实生活中,食肉动物我们吃的也不少。

凶猛的鳄鱼,据说肉吃起来像鱼肉又像鸡肉,但不腥有嚼劲;恐怖的蛇,中医中蛇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小时候身上长疙瘩,老人都说吃蛇肉就能好;在过去还有人用老虎骨头泡酒,吃熊掌等等,尽管现在这些都是违法的行为,但过去它确实存在,时至今天,也依然存在。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动物虽然看起是吃素,实际上它是杂食动物。

比如我们常吃的猪肉,猪真的只是吃五谷杂粮和蔬果吗?其实它是杂食动物,也吃肉,看野猪就知道了;还有我们的“好朋友”狗狗,也是杂食的,如果在野外,也吃生肉。

但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吃猪肉或者狗肉。

因此,这里所说的食肉动物,一般指的是像老虎、狮子、狼这样的动物,而食草动物,指的是牛、羊、兔之类的。

为什么人类一般吃食草动物的肉,而很少吃食肉动物的肉?理由其实有很多。

首先,从安全性来说,食肉动物的危险系数高很多。

无论是养殖的还是野外捕猎,食肉动物都比较凶猛,一般人也不敢轻易接触。

吃草的羊总比吃羊的老虎好抓。

其次,可以看看在食物链中,食肉动物的位置。

举个简单的例子:太阳能—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人(或其他消费者)—分解者

食肉动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是很靠后的,这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最显而易见的是,要大规模养殖食肉动物,我们需要给它们准备很多肉,而直接吃食草动物,我们只要提供绿色植物就可以了,从经济角度来考虑,食草动物更划算。

如果真的要养食肉动物,那售价会很高。市场中鳄鱼肉就要一百多一斤,鳄鱼掌还要贵。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到一个营养等级,除了自身的消耗,大部分的能量都会流失,只有少量能量会传递给下一等级。

换句话说,食草动物从植物中获取的能量,一部分留着自用,一部分会流失,只有10%-20%的能量会传递到食肉动物中,这样的能量传递,导致食肉动物的数量远远少于食草动物。

数量少,很容易被吃成濒危物种,就容易得到人类的保护,自然大家也不敢吃了。

除此之外,处于这个位置的食肉动物,和其他物种相比,在食物链中属于“关键物种”,如果数量变化很大,对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最为关键的是,食肉动物的肉并不是最理想的食物。

作为“丛林肉”,会携带大量寄生虫和其他疾病,危险和疾病等级极高;

体内也很容易堆积一些有毒物质,例如一些重金属。

最常见的就是汞,重金属在体内不容易代谢,很容易在体内堆积。

在食物链中,“大吃小”是亘古不变的法则。那重金属自然也会从“小物种”流到“大物种”中,食肉动物自然也更容易堆积更多的重金属。

关于食肉动物的味道,很多人表示,食肉动物的肌肉比较紧实粗壮,为抓住猎物而生,这样的肉不易消化,而且常年吃生肉,也会让食肉动物的肉比较骚,也比较腥,影响口感。

最后

人类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说实话,没有什么是不吃的。

相比较,食肉动物吃得少,实在是因为划不来。

养殖成本高,捕捉风险大,体内寄生虫和重金属多,即使养殖售价也会很高,为了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才会一门心思吃食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