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小快艇,缘何成中国史书里战舰代称?《三国》中的艨艟长啥样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寄生蟹子

字数:2331,阅读时间:约11分钟

编者按:在《三国演义》里在描述曹操南下之时,喜欢用“舳舻千里,艨艟斗舰千余只”来形容。后世典籍中经常用“艨艟”代替战舰,由于工业革命后军舰技术水平高涨,尤其是战列舰时代的到来,艨艟往往和巨舰联系在一起,一提起来怕是我们就有下图这种想象吧。那么中国古代历史上的“艨艟”又是什么样呢?

▲艨艟八百,海鹫三千

在很多初级科普书上,对“艨艟”绝大多数解释是这样的:“艨艟,又作蒙冲,中国古代具有良好防护的进攻性快艇”;或者解释为“一种蒙盖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再不就会引用东汉刘熙《释名·释船》载:“外狭而长曰蒙冲,以冲突敌船也。”或者唐代杜佑《 通典·兵·水平及水战具》:“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掉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 而后附上下面这张图。

▲艨艟

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艨艟有两个特点,一是有防护装置,二是速度快。而在潜意识中,古代战船要想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似乎船体不能太大,否则无法同时实现两个要素。中国古代大型战船以楼船莫属。但是书籍文献中却很少使用楼船代指战舰,反而以艨艟代指。一般来说,能做为代表的东西必须由很强的特点,楼船高大而战斗力强,是代指战船的绝佳选项,为什么古人不选择楼船而非要选择艨艟这种小型战船?就像现在一般用航母代表大国海军的象征,不会舍弃航母而用导弹艇去代指一样。那么艨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战船呢?为什么我们除了上面那张图之外,很少见到其他艨艟的图像呢?我们得仔细分析一下。

▲朝鲜人早在15世纪,就以中国的艨艟斗舰为蓝本,设计出了专门对付日本舰船的“龟船”

首先我们得分析一下艨艟到底是不是小型战船。《后汉书·文苑 称衡传》:“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能开宴会的船自然不会太小。《三国志· 董袭传》:“建安十三年,权讨黄祖。祖横两蒙冲挟守两口,以拼闾大绁,系石为矴。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袭将敢死百人,人被两恺,乘大舸船,突入蒙冲里。袭身以刀断两绁,蒙冲乃横流,大兵遂进。”可见黄祖的艨艟船2艘就可以断流遏敌,董袭等精兵虽然突入两艘艨艟之间,但仍无法与之交手,只能断其连接。从这些描述来看,艨艟也绝不是小船。

▲央视《三国演义》横槊赋诗一节,可见能开宴会的船只绝对不小,这个道具船也不过是一个3层的楼船,隋代的五牙舰比这个要大很多

即便是三国演义当中,也说“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放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 ……”船尾能系走舸,可见艨艟也不是小船。后朝不少记录也说明此事,《旧五代史·梁贺环传》:“ 以艨艟战舰扼其中流。”又清代《佩文韵府》引朱斑伏名诗:“朦撞巨舰一毛轻”。由此观之,艨艟也不是小船。其实从语言学上看,“艨艟”这个词属于“双声迭韵之字”,其用法类似于“参差”,也有多种写法,“参差”无论那种写法都是表达不整齐的意思,而“艨艟”这个词经过专家考证,最初就是一种大型战船,后来出现写法的不同,但读音相同,表示“大船”之意。

▲复原的隋代五牙战舰模型,不难想象这艘船航速能有多块

既然是大船,那么艨艟到底什么样子呢?我们所说的防护和速度两个要素是否都具备呢?艨艟和楼船又是什么关系呢?应该说明代以前,中国战船大都是在内河和近岸水域作战,对于战船的速度要求相对较低。可以看一下现在比较公认的由席龙飞教授等复制的隋朝五牙战舰,这是一种典型的重型楼船,航速不可能很快。如果选用相对小一些的楼船,比如两层的楼船,适当加大长宽比,多配桨橹辅以风帆,可以实现相对较快的速度。

▲像这样带有护板的快速楼船可能就是“艨艟”,当然也可能更大

那么防护呢?喜欢中国古代攻城器械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轒辒(fén wēn)车和冲车,当然还有更狠的吕公车,这些攻城器械无一例外的在上面覆盖有木板或者生牛皮用以防护。那么触类旁通,相对较小的楼船攻击高大的大型楼船,为了减小损失,采用木板或者生牛皮防护也自无不可。所以说,如果综合考虑前面的材料和中国古代作战的情况,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艨艟应该是一种长宽比相对比较大、桨橹帆装相对较多的大、中型楼船,其楼上有木制或者皮制的护板用于防护,可见其实楼船是对一类船只的称呼,而艨艟其实是楼船的一种。由于类似五牙舰这样的重型楼船,因为造价高昂,数量很少,作战时主要的战船就是体积稍小航速较快的艨艟,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艨艟一词开始代指大型战船,后来直接代指所有战船了。

▲采用石块配重的回回炮自然比人力拉动的传统抛石机威力更大

其实如果就艨艟原本代指的战船种类来说,这种船只其实在宋代以后就逐步衰落了。之前的水战主要还是以弓箭、拍杆等武器为主,对船只和人员的损伤严重的大威力的远程武器尚没有得到普及,木制和皮制的护板还能大量运用。等到床弩、回回炮等武器,甚至是管型火器以及佛朗机、红夷炮出现并大量应用的水战之后,这一类型的防护就不太够用了。而大量装备了这类武器的元、明、清战船也就逐渐的不再使用这种名不副实的称呼了。

▲明清时代就很少见到“艨艟”用来称呼舰种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寄生蟹子,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