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奥·卡佩奇:流浪儿终成科学巨匠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糟糕的境遇,但很可能那是生活给你上了一课。

---马里奥·卡佩奇


夜幕降临,意大利某处被炮火轰炸后的建筑废墟下,年幼的马里奥·卡佩奇钻进一床废纸破布堆成的被子里。整个白天马里奥都在街道上寻找食物,他一边要提防大人的驱赶,一边要防备其他流浪儿的抢夺,到现在也只吃了一个苹果核。他想起白天看到的面包店里香喷喷的面包,不禁咽了咽唾沫。马里奥伸手握成拳放在胸前,暗暗给自己打气,“马里奥,不要哭。你要坚持下去,你要相信妈妈一定会来接你的,她一定会来的。马里奥,坚持!”

距离马里奥和妈妈露西分开有一年多了。第一年的时候,露西在纳粹将她捉走,并关进德国慕尼黑的达豪集中营(注一)前,变卖了所有东西,将马里奥托付给一家农户。在这里,马里奥虽然需要每日辛勤劳作,但是生活十分安定。这样过了一年后,农户说马里奥的妈妈留的钱已经全部用光了,就把可怜的马里奥孤零零地扔在大街上。

达豪集中营(网络图)

马里奥变成了流浪儿。他有时候一个人行动,有时候加入流浪儿组织寻求帮助。他几次寻求过父亲的照顾,但是父亲的虐待常常让他忍不住逃走。他向南流浪,忍受过寒冬酷暑,经历过饥饿毒打,有好几次他以为自己会去见上帝,但最后他还是坚持住了。

1945年春,美国军队解放了慕尼黑,露西也被释放出来。而当她获得自由的第一时间,她就去寻找马里奥。1946年10月,马里奥赤裸裸地躺在没有的毛毯的病床上,营养不良、伤寒将他折磨地奄奄一息。当一只温暖的手覆上马里奥发热的额头上,马里奥睁开眼,发现一位苍老的神色激动的女人站在床前,她的手腕处还搭着几件衣服。她倾身靠近马里奥,嘴里喃喃自语,“马里奥,哦,马里奥,妈妈来接你了!”

马里奥的母亲——露西(网络图)

露西悉心地照顾着马里奥,等到马里奥病好后,母子两人拿着舅舅爱德华寄来的船票来到了美国。爱德华舅舅和舅妈对马里奥十分关心。来到美国的第二天,舅舅就决定送马里奥去学校上课。但是由于之前的流浪生活,马里奥直到九岁还不会阅读和写字,舅妈担心他因此跟不上课程,更是手把手教他阅读。

苦难的流浪生活锻炼了马里奥坚韧的性格,更让他倍加珍惜学习的机会。高中毕业后,马里奥怀揣着让世界更公平、更美好的心愿,进入安提阿学院学习政治学。然而政治学却不是马里奥心中那门“科学”的学科,他转而学习物理科学-物理学和化学。安提阿所有的数学、 物理学和化学课程,包括布尔代数、 拓扑、 电动力学和物理化学,马里奥几乎都有涉猎。但是,马里奥心中最想学习的是“独立研究、独立做实验的科学”。

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的舅舅爱德华给了马里奥温暖和支持(网络图)

这个愿望在马里奥进入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时得到实现,在这里,马里奥第一次接触了分子生物学。马里奥沉迷于分子生物学的世界不能自拔。他跟随诺贝尔奖获得者、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沃森(注二)做实验。沃森不仅是一名聪明的科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导师。他教给马里奥如何在现有技术下找到关键且可行的研究问题,这对马里奥以后的研究生涯有着重要影响。

马里奥的恩师——“DNA之父”詹姆斯·杜威·沃森(网络图)

随着DNA的双螺旋结构、中心法则的发现,科学家们开始将眼光投到基因功能领域。马里奥发现将标记后的DNA片段注入小鼠细胞的细胞核中,DNA片段会随机整合到细胞核内原有的DNA上。马里奥认为如果将DNA片段插入某一特定位置,使原先位置的基因失活,就能进一步研究基因的功能了。然而在人类几万个基因面前,DNA定点插入的几率是多么微小。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取消了对马里奥这个项目的资金支持。

然而从小经历苦难、性格坚毅的马里奥并没有放弃。他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是有研究价值的。他想:虽然成功的机会渺茫,但是如果不去行动去坚持,就永远不会成功。就好像如果年幼时我不去找食物不坚持到底,我可能早就死在意大利冰冷的街头了。马里奥怀着一颗永不认输的心继续研究,无论是在资金短缺时还是伙伴抱怨退出时,他的信念一点都没有动摇。1988年,Mansour等人设计了正负双向选择系统,DNA片段定向插入的难题终于得到解决。而早在1986年,埃文斯就发现了胚胎干细胞能够分化所有类型的细胞。马里奥发现如果将胚胎干细胞和DNA同源重组技术结合起来,再辅以正负双向选择系统,就可以得到基因缺陷的小鼠,还能够在它身上进行各种基因功能测试。

1989年,马里奥将他的研究---基因打靶技术写成论文进行公布,掀起了科学界的一阵浪潮。名誉、赞美接踵而来。2007年,一生坚忍不拔的马里奥佩戴上代表荣誉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牌,在世界科学史上留下精彩一笔。

2007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获奖者,右一为马里奥(网络图)

人物小档案:

马里奥·卡佩奇(Mario Capecchi),1937年10月6日── ,意大利出生的美国分子遗传学家;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目前是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

注释:

注一:达豪集中营,纳粹德国三大中心集中营之一。1933 年3 月建于德国巴伐利亚的达豪(Dachau)市附近,系纳粹德国最早建立的集中营。首任长官为*艾克。先后关押约25 万人。其中有近7 万人在监禁中被折磨至死。

注二: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Watson),20世纪分子生物学的带头人之一,1953年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_(包括中心法则),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誉为“DNA之父”。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从流浪儿到诺奖得主:让饶毅目瞪口呆的基因修饰先驱》

《诺贝尔医学奖传奇》

《名人圈马里奥·卡佩奇》

https://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07/capecchi-bio.html

https://www.today.com/id/38992354/ns/today-today_news/t/streets-italy-nobel-prize-america/#.V7rZIMuVK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