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

作者丨Innorld

多年以来,中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的说法广为流传。实际上,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带有以讹传讹的性质。但是,与下图中这位所说“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40岁以下年轻人占到人口中猝死人数的接近半数,这个说法让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下巴掉一地球。

道理很简单,心跳骤停/心源性猝死占到全部猝死的85%到90%。

而发生猝死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存在的心脏病,不管有没有心脏病发作史,也不管心脏病有没有被诊断过。

至于具体心脏病的类型,在不同年龄人群存在根本性差异,40岁以前的年轻人主要是所谓“非获得性心脏病”,即先天性心脏病为主;而中老年人则以所谓“获得性心脏病”,基本就是冠心病为主,占比超过80%。

我们知道,人口中非获得性心脏病的比例原本较低,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有人死亡,因而总数不断减少。这样,随着年龄增大,由非获得性心脏病导致的猝死越来越少。

与之相反,冠心病是一种年龄相关的获得性心脏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快速增加。

因而,猝死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口,年轻人发生率非常低。

比如,对美国消防员在1998年到2012年间进行的研究发现猝死总的发生率是18.1/10万人每年,明显低于美国人口中约100/10万人每年的水平。

主要原因是消防员整体较年轻,55岁以下占比很低。其中,年龄在年龄18-24岁之间的小青年猝死发生率只有3.8/10万人每年,55至64岁(65岁退休)之间发生率就骤升到45.2/每10万人年。

有人或许会说,消防员身体素质更好,猝死发生率自然更低。

但是,通过与在同样主要以年轻人为主美国武装人员中的研究相比,在40岁之前两组没有明显差别,反而是40岁以上军队人员猝死发生率更高。

如果与美国一般人群相比,在44岁之前猝死发生率都很低,一般人群仅比消防员略高;到了55到64岁阶段,普通人群则骤升。

由此可见,在年轻人群,猝死发生率在不同职业和身体素质之间没有太大差别。原因很简单,隐藏在年轻人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病率原本就差不多。

军人和消防员是经过包括体检在内的筛选,可能排除了一些可检出有明显问题的心脏病患者,在年轻阶段与没有经过筛选的普通人相比猝死发生率稍微低一些,而已。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在普通人群的研究结果。中国每年有60万人猝死?这个数据是有出处的,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具体数字被人稍微夸大了10万人。

但是,与实际情况相比,60万可能仍然偏低。这个数据的出处是迄今为止在我国进行的唯一一次基于社区人口的猝死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

研究于2009年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上,是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在我国北京,广州,新疆克拉玛依和山西盂(yu)县等四个地区进行的前瞻性研究,共监测678718人,期间共有2983人死亡,其中284人(男154人,女130人;男性平均年龄66.7岁,女性73.8)被确认猝死。

发生在北京,广州,盂县和克拉玛依的猝死占总死亡率的13.4%,8.5%,7.7%和8.3%,平均9.5%。而一般认为,猝死占到全部死亡的15%。

如果把四地人口作为一个整体,猝死发生率为41.8/每10万人年(男性44.6,女性39.0)。以41.8/每10万人年的发生率,乘以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16日发布的2005年底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

当时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628万人,可以得出我国每年发生猝死56万人的数字。

但是,作者直接给出的数据是约50万。这大概是以四地分别代表了我国四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口,以四地不同的发生率给人口占比加权计算的结果。我国43%的猝死发生在40岁以下人口?——纯属信口开河

从年龄分布来看,在所有4个人群中,猝死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着增加。绝大大多数病例发生在6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25岁以下只发生了2例。

可见,“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的说法是纯粹的有人拍脑袋的结果。

研究本身的“悖论”并且,研究结果本身也与医学理论存在明显的冲突,突出表现在2个方面:

第一,人口年龄结构更年轻的山西盂县猝死发生率大大高于人口年龄结构更老化的北京和广州。盂县,克拉玛依,北京和广州四地男性和女性猝死发生率分别是

地区  男性  女性

盂县  66.1  56.1

克拉玛依  40.4  29.5

北京  37.3  19.2

广州  33.9  27.0

不管是世界上其他研究,还是我国的这项研究,基本结论之一就是,猝死发生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着增加。

这意味着,年龄结构原本直接影响不同地区猝死的发生率,人口越年轻的地区,发生率越低。

研究提供的四地人口结构显示,山西盂县44岁以下年轻人占大多数,老年人占比很低,体现了一个典型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年龄分布特征。

而其他三地的人口年龄结构相似,中老年人占比大大高于盂县。因此,盂县的猝死发生率原本应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然而结果却是,盂县猝死发生率是明显老龄化的广州和北京的2、3倍。第二,猝死发生率性别之间没有差异。

这同样与世界上其他所有地区的这类调查的结果大相径庭。世界上其他类似研究中,男性猝死发生率通常是女性的2、3倍。

道理很简单,我们都知道,女性生理上对冠心病有很大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更年期之前。这就是女性猝死发生率原本显著低于男性的根据。

但,我国的这项研究性别之间没有差异,统计学上P=0.26(小于0.05才被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特别是,盂县女性猝死率高于其他三地男性的发生率,更是北京女性的接近3倍。很显然,发生在盂县的猝死存在巨大的不典型意义,大概很大部分并非由心跳骤停构成。

或者,盂县女性中存在很大部分的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否则根本无法解释这种天大的悖论。因此,盂县的调查结果应该不能代表欠发达农村人口的情况。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人口猝死发生率非常低如上所述,研究给出的结果是,我国人口猝死发生率为41.8/每10万人年。如果刨出“不正常”的山西盂县的结果,以其他三地的结果代表全国水平的话,总猝死发生率仅略高于30/每10万人年。

在人口略多于3亿的美国,2000年代每年发生医院外心脏骤停30到35万之间,最近的一些年基本在40万到45万之间,其中仅有10%的人复苏成功免于一死。

意味着,美国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介于100到150/每10万人年。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男性猝死发生率为176.3 / 10万人年,女性为85.4/10万人年。其他一些国家(主要是欧洲国家),普通人口中猝死发生率大概在100/每10万人年,即差不多每1000年中每年有一个人以猝死形式离世。

比如,荷兰的数字是每1000人每年猝死0.92人,其中男性的风险高于女性2.3倍。


德国一项研究的结果是,猝死率为81/ 10万人年,平均发生年龄70岁。尽管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曾经明显低于欧美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早已奋起直追欧美。相应的,猝死的发生率也同样应该有大幅度增加。

假设以我国人口猝死率为80/10万人年计算,接近14亿人口,每年发生的猝死应该高于110万,是目前传言中数字的接近两倍。

但是,不管怎么计算,也不管是那些国家地区的结果,40岁以下年轻人猝死发生率都非常低。以最年长的35岁到44岁年龄组来说,发生率不到75岁以上年龄组的10%;40岁以下人口发生的猝死人数更是低于总发生例数的10%。

“其中43%的人在40岁以下”,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