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为何一定要匆忙查抄和珅,聪明一世的和珅为何不早做打算?

2004年,《铁齿铜牙纪晓岚》一经播出,收视率便一路高升,剧中,由张国立饰演的纪晓岚和王刚饰演的和珅,组成了一对斗智斗勇的欢喜冤家,让无数观众喜爱不已。

真实历史上,这和珅可是乾隆年间的大贪官。

他是满洲正红旗,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年纪尚轻,就步入仕途,靠着精明强干的头脑,深得乾隆皇帝宠幸。随着权力渐增,和珅的私欲越来越膨胀,他开始结党营私,舞弄朝政,贪污纳贿。

到了乾隆晚年,和珅这棵腐朽的大树,已经深入清廷根基,想要连根拔起,不能说天方夜谭,但也绝非易事。可谁能想到,在乾隆皇帝死后的15天里,嘉庆帝革职、抄家、下狱的操作就打得和珅措手不及,之后立马被赐自尽。

就这样,聪明一世的和珅在49岁这年彻底拜拜,疑惑的是,按照和珅的裙带关系,这种大事该早有察觉,为何不早做筹谋呢?还有嘉庆皇帝,为啥一定要这么匆忙地查抄和珅呢?这事儿,还得从乾隆爷说起。

当年,乾隆继位之时,就立下在位时间绝不超过康熙帝(在位61年)的诺言,如若他能活到85岁(在位60年),就立刻退位,让皇子继承。

可和珅呢,是个“豪华马屁精”。公元1794年,已经当了60年皇帝的乾隆,对外宣称要兑现承诺,公开立储,禅让皇位给太子。和珅一听,马屁劲就上来了,恭维乾隆身体硬朗,定能活到百岁,不用着急立太子。

其实打乾隆说立储之事起,和珅就已经在准备后路,这样恭维,不过是拖延时间。

他这样做是对自己有利了,可这话落到诸位皇子耳中,立刻引起激愤,都觉得和珅这个狗贼是故意挡人前程,真不是啥好东西。嘉庆对和珅的恨意,最早也就来源于此,两人一开始的关系就不咋地。

好在乾隆未听和珅所言,最终立十五皇子永琰为太子,自己退位,成为“太上皇”。

嘉庆登基的前三年,其实手里没啥实权,乾隆依旧是实际的掌权者,而他信赖的和珅,也就大树底下好乘凉,依旧过着快活日子。

眼看新帝登基,和珅脑瓜一转,开始打探起嘉庆的消息,看看在将来,会不会给自己构成威胁。

其实,早在嘉庆登基前,他就试探过一次。和珅常在乾隆膝下,得知圣意,知晓他有立永琰为太子的打算。于是,他早早献媚,提前向永琰送了个玉如意,以示恭喜。永琰颇有智慧,知道和珅没安好心,假装特别感激,甚至写了首诗回赠和珅。

这和珅一看,说永琰“不足以与我斗智谋”,心想:“嗨呀,还真是个软柿子,估计成不了大事”。

之后,他将心腹吴省蓝安插在嘉庆身边,让他监视嘉庆,观察他的每日动向。为稳中求胜,心思缜密的和珅,还把嘉庆周边不利于自己的臣僚们,逐一解决了。

嘉庆也不傻,自知现在受乾隆帝桎梏,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为了迷惑和珅,他还常写下歌颂“亲爱的和大人”的诗句,这让和珅更加确信,嘉庆不足为敌,于是放下防备,开始准备下一步计策——真正掌权。

公元1796年,乾隆步入垂暮,身体情况越来越差,在朝堂上连吐字也不清了,只有和珅能听懂他说什么。

就这样,和珅成了乾隆的嘴巴,在上朝时与嘉庆并立乾隆两侧,由和珅之口,向文武百官传达乾隆圣谕。眼看和珅地位又高一层,刘墉以年老辞官回家,董诰也退出政治舞台,和珅成为实际的掌权者。

当时,嘉庆的口谕传到军机处就如同废话,没一个人愿意搭理,他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和珅很是得意,以为把嘉庆踩在脚下,可他不知道,有一场风暴,正在急速向他袭来。

公元1798年,乾隆崩逝,嘉庆终于脱离傀儡命运,有了自主权。他意识到,这是处理和珅问题的绝佳机会。

正月初三,乾隆驾崩,嘉庆为防和珅生变,便下令由其总揽太上皇丧仪。得此有面儿的任务,和珅相当得意,接着嘉庆再下一道御旨,召令安徽巡抚朱珪(嘉庆的老师,和珅的死对头)即刻进京。

和珅虽有所怀疑,但仍以为是国丧之由,加上对嘉庆的懦弱印象,觉得他不会在大丧之日动杀心。

没想到,次日初四,他就被嘉庆免去一切职务,派去给乾隆守陵。惊雷之下,和珅这才大梦初醒,可为时已晚,他已被嘉庆控制了人身自由,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当时,正值朝廷镇压白莲教起义,由于镇压不力,嘉庆趁此机会斥责满朝文武,说他们谎报军情、贻误战机,话里话外把责任怪在“太上皇的近臣”身上,想以此引百官弹劾和珅。

朝廷官员也不是傻子,知道嘉庆意思,由军机大臣王杰打头阵,和珅这算墙倒众人推。

正月初五,眼看着群臣激愤,争相弹劾,于是嘉庆帝将和珅收监。当时处在太上皇丧期,嘉庆觉得此时处理和珅不太好。直隶布政使吴熊光深知嘉庆心意,极力劝说他快速处理,免得日久生变,嘉庆这才下定决心。

正月初八,嘉庆皇帝下令将和珅抄家,当时,清廷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4000万两,而从和珅宅中查出的黄金、白银就有几百万两,加上数不尽的珍宝古玩、田地商号,估价达到了惊人的2.3亿两。

铁证如山在前,和珅再无赦免可能,定下罪状后,嘉庆原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碍于和孝公主求情(嘉庆的妹妹,嫁给了和珅之子),最终赐其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