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两制”最早竟是由古代契丹人首创的?

落后文明要在短时间内向先进文明过渡,一直是个历史性难题。

因为,但凡是自发的变革,首先都是下层器物的革新和经济方式的转变,这种模式可以称为“自下而上”。比如唐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兴起,加上科举制提供了下层崛起的条件,经济基础得到了改变后,整个社会才可能由“士族”转向“平民”,文化思想也由“贵族文学”转变为“平民文学” ——这个过程由中唐持续到北宋,历经上百年,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又如英国“工业革命”,首先是在经济基础方面转型到工商业,然后上层的政治体制也就顺应而为。


▲辽上京壁画《契丹儿女》

而一个落后文明要在短时间内迈向先进文明,无疑是需要强制改革的,这种模式与上一种正好相反,可以称为“自上而下”。君王在最顶尖,利用强权推行改革,其着眼点在于修改上层建筑,而下层经济基础缺失,就必然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源。比如晚清“戊戌变法”,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俄国彼得大帝改革,只改上层,没有改革农奴土地制度,也是不成功的。

落后文明应该如何过渡呢?


▲辽国疆域

继鲜卑人之后,契丹人是历史上又一个崛起的少数民族。它在公元 10世纪建立了一个比北魏更强大的国家——辽国。

辽国的疆域,比当时的汉族政权 ——宋朝要大两倍之多,两国抗衡了上百年,“契丹”的赫赫威名,一度延伸到中亚乃至欧洲,当时许多外国人就把契丹等同于中国。

契丹人吸取了鲜卑人的教训,不再搞“全盘汉化”,而是结合了自己的“国情”。

当时,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年事已高,要在儿子当中选接班人。长子和次子都很优秀,在满朝文武大臣中各有一批支持者。长子耶律倍是皇太子,精通汉文化,诗词歌赋无一不熟,很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次子耶律德光是兵马大元帅,掌握军权,骁勇善战,也很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但由于辽国初建不久,大部分皇室和官僚都排斥汉化,再加上辽太后依然主张奴隶制度,所以喜爱汉文明的皇太子耶律倍失去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让位于弟弟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便是辽太宗,他成为辽国的第二代领导人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辽国要发展,就要摆脱落后的体制,向南扩张,引进先进的汉文明体制;而国内既得利益集团却拒绝汉化,排斥汉文明,所以才导致皇太子耶律倍失去帝位,这个前车之鉴也是辽太宗要顾忌的。

▲耶律阿保机,辽朝开国君主

历朝历代,改革总是会遭到守旧势力的抵触。这种情况在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清朝戊戌变法,旧势力疯狂反扑,大清国丧失良机;沙皇俄国全盘学习西欧,彼得大帝也遭到强烈抵制;日本明治维新,幕府势力极力阻止;法国大革命前夕,贵族、教士垄断上层不放手……

辽朝也是一样,旧有的契丹贵族要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如果走“汉化”改革道路,他们的奴隶制度就会瓦解,兵马、粮草、钱等的一系列管理体制就会被汉族体制所替代,更令他们担忧的是,汉族精英一定会受到重用,到时候,契丹贵族的权力会拱手让与汉族官僚,这是他们最不愿看到的。

之前的北魏全盘汉化导致的社会分裂,也是前车之鉴,辽太宗自然不愿意看到自己统治下的国家步北魏的后尘。

怎么办?

辽太宗雄才大略,在夺得中原重地“幽云十六州”后,富有创新精神地提出了新模式。

▲燕云十六州,即幽云十六州

“一个国家可以有两种制度,此所谓‘因俗而治’。最重要的是先把经济搞上来,百姓安居乐业了,其他问题也就好办了。”站在游牧草原和农耕田地的分界线上,辽太宗跃马扬鞭,这样告诫契丹官员。

《辽史》记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辽朝的“一国两制”内容如下。

行政体制为“南”“北”二院,在契丹旧地,依然沿用奴隶社会的部族制,官吏一律用契丹族人,掌握契丹的一切军政事务,也是辽朝的最高权力机关;在中原地区则用汉族的方法治理,仿效唐朝的官制,设立三省六部机构,以此安抚汉族精英,让他们来管理汉族人的事务。但是北院的权力要高于南院,可见辽朝的政治重心在于契丹本民族。

南北分院的“一国两制”为后世留下了一份重要的政治遗产,很好地处理了“国情”与“接轨”的内在矛盾。《辽史》记载:“契丹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焉;契丹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 ”

▲《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由于南院是被征服的中原汉地,与北方的契丹旧地没有利益冲突,所以契丹旧贵族们并没有损失,也就不反对在南方搞改革。辽太宗稳定了国内各种势力,便可以腾出手来发展经济,在幽云十六州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南方的事务,下诏书招聘贤才,引进汉族的做法。

甚至连辽朝的首都也分为多个:上京、南京、东京(“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为东京”),上京是契丹人发源之地,祖居于此,风俗习惯沿用本民族传统;南京是今天的北京,已属中原农业地区,建立南京后就开始设立南面官员了,主要用来治理汉族人;东京则是被征服的渤海国,也大体上遵循旧有制度不改变。

辽朝的多个京城,以上京为根基,向四面八方扩展,从各个方位控制了辽政权所统辖的不同地区,这在客观上符合了契丹主体民族的国情,也照顾了其他民族的利益,使“国情”与“接轨”得到了很好的统一。

十几年下来,通过潜移默化的对比,北方的契丹贵族们开始明白:“哦!南方经济果然发展很快,汉文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制度确实比游牧的居无定所要先进很多!如果我们学习南方这样做,也会取得很大成果。”契丹贵族们逐渐由反对变为支持,尤其到了“契丹二代”,他们比父辈更容易接受新思想,从开始了解汉族商品、使用汉族器具,到逐步热衷汉族的衣冠服饰、饮食文化,最后到羡慕汉族的政治体制——这种渐进式的改良,终于扩散到整个辽国。

▲明成祖朱棣被西方世界称为“契丹皇帝”

辽朝以渐进式改良,逐步完成了“现代化”,并保持了自身特色,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吸收、消化外来文化,国内稳步发展,没有像北魏那样产生过大动荡,可见契丹人比鲜卑人要成熟了很多。

正因为辽朝很好地处理了“国情”和“接轨”问题,其灿烂的文化和声名也比北魏更加持久。辽代的医药久负盛名,《脉诀》和《针灸书》中的治疗方法至今仍应用在临床实践中;辽代的镏金、染织、造马具、制瓷工艺精湛;契丹鞍与端砚、蜀锦、定瓷被并列为“天下第一”;契丹族绘画、舞乐、建筑等艺术,多姿多彩,成为中华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契丹有自己的文字,使用了好几百年,极大地影响了西夏和女真文字,是契丹族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在 10~ 12世纪,辽朝成为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代表。“契丹”一词甚至成为外国人对中国的代指,在俄语中,“中国”的发音是“ Kitay”(或 “Kitai”),英语也有用“ Cathay”的称呼来表示中国,几乎所有阿尔泰语系的北方诸民族,以及远至中亚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都以“契丹”一词指称中国。甚至在元朝建立后,欧洲古代东方行记中仍将中国的北方和中原并称为“契丹”,乃至到 15世纪初,明成祖朱棣还被西方世界称为“契丹皇帝” —可见辽王朝声名之远播,影响之巨大,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摘自《变革之路-中国历朝改革得失》,鞠佳(著),中国工人出版社授权合作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