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华老教授说:家长往死里管住孩子这几点,将来必成大器

《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养不教,父之过。就是说家长对孩子只恩养他而不管教他,这是家长的过失。所以管教孩子是每一个家庭应该尽到的责任,可是管教孩子,怎么管?管什么?才能让孩子成才,这也是每个家长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位清华老教授说过:当我们去管孩子这三点的时候,孩子会更容易有好的成绩,好的性格,好的品格,这三点我们家长一定要往死里去管。

第一点,管好孩子的界限。不管孩子现在学习好不好,也不管孩子上没上学,但有一些事情是孩子一定要做到的,有一些事情绝对不能做的。比如说我们一定尊重父母,决不能对父母说脏话;又比如说如果我们是家里的老二,我们一定要尊重我们的哥哥姐姐,因为长幼有序有别;又比如说我们可以去做错事,但我们绝对不可以去伤害别人;我们可说错话,但我们绝对不可以撒谎。

孩子的行为品格是有很多界限的,如果孩子的行为碰触到了这些底线,父母就要往死里去管,要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可以为,有些事情绝对不能为,这样一来孩子有一个界限的区分,就会有一个好的品格。没有界限也就没有底线没有红线,孩子想干什么干什么,都凭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事,那到头来会变得非常任性甚至会走向犯罪。

第二,管好孩子的责任感。我们知道父母都非常的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小的时候把他的衣食住行照顾得非常的妥帖,

照顾孩子没有错,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让孩子认为,我们对他付出的爱和照顾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孩子都觉得这些是理所应当的话,那只会造成他更加的贪婪,更加的不懂得感恩,更加的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非常自私,而从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未来在社会上怎么可能成功呢?

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我们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明白,我们家庭的温暖,家人的互爱,是要每一个人都要做出贡献的,大人有大人的贡献,小孩儿也得作出贡献,比如三岁时可以去收拾自己的玩具,六岁就要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再大一点儿,要学会收拾自己的房间,还要学会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这样孩子就会有份责任感,对他以后的事业和人生会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管好孩子的胜负心。我们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当当地一名,但是,如果过度地强调一定要当第一名,孩子就会再去努力的时候变得想赢怕输,遇到失败时又会很容易一蹶不振。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这种情况时 ,我们就要告诉孩子一个观念: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重要,参与比名次重要。做一件事,我们努力了要比获得第几名重要得多,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正确的胜负心,对孩子未来的逆商非常有帮助。

生活中的挫折不可避免,但遇到挫折后我们的心情如何,决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遇到挫折要学会坚强,有耐力,你才能赢得人生,如果一遇到困难就趴下了,那就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