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前,美军为什么不可能登陆其本土?

1945年8月6日8点,日本广岛上空响起了刺耳的空袭警报声,早已习惯这种声音的民众不紧不慢地走向防空洞,等美军轰炸结束后,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天空仅落下一颗“炸弹”,瞬间“照亮”了整个城市。

一个高达6、7公里的“蘑菇云”腾空而起,爆炸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内的建筑物一扫而光,15万人就此消失,这就是令人胆寒的原子弹;3天后,又一颗在长崎上空爆炸,20万市民被死神卷走。日本高层不得不开始考虑是否投降的问题。

面对亡国,日本陆海两军种依然“嘴仗”不断。

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不断败退,日军上下都认为战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体面”地投降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并决定“以顽强的抵抗,迫使美国改变让日本投降的要求”。说白了,日本人希望有条件地投降,而不是屈辱的“无条件投降”。

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日军在最后的几次反登陆战役中表现得尤为顽强,致使美军遭受重大人员伤亡。随着美军海空力量的封堵,如今的日本已经沦为孤岛,只有挨打的份,虽然他们寄希望于在本土与美军进行决战,但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

首先,日本人叫嚣“一亿人玉碎”,确实吓坏了惜命的美国人,按照尼米兹的推算,登陆日本将损失100万美军。换句话说,美军不会轻易冒着巨大的代价登陆日本本土,唯有发挥海空优势,用战略轰炸将其炸回石器时代,逼其无条件投降。

其次,随着两颗原子弹在广岛、长崎爆炸,日本高层清醒地意识到,美军不可能登陆,指望在本土与对手较量的企图基本落空。而威力巨大的原子弹,一颗就能毁灭一座城市,美军根本就不需要登陆就能让日本亡国,负隅顽抗的意义不大了。

更让其支撑不下去的是,苏联宣布对日宣战,150万苏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向关东军发动了进攻;在中国战场,敌后抗日武装也发起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百万军队开始了大反攻。此时的日本已是内外交困,必须面对战与降的问题。

然而,在日本内阁会议上,针对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陆、海两军种再次争执起来。海军主张投降,但陆军坚持实行本土决战,反对无条件投降,最终未形成统一意见。眼看就要亡国,陆、海两军种的这种做法,不由得让人唏嘘不已。

甚至,好战分子居然私闯皇宫,阻止投降。

1945年8月9日,在东京日本皇宫的防空洞里,一干军政要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主题就一个:是否立刻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众人争来争去、各执一词,只得将这个“烫手山芋”交给天皇裕仁定夺。很快,有了答案。

在御前会议上,裕仁宣布照会盟军司令部接受《波茨坦公告》,并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和录音,准备5天后在广播中宣读。会场上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哭声中并无太多的惭愧,更多的是不甘和不服,他们受不了这种屈辱。

果不其然,美军收到日本政府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的电报后,立刻将该电文和同盟国的答复制成传单,用飞机在东京上空散发。一时间,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在民众中迅速传开,主战的一些军官不愿接受这个事实,决定发动政变。

在他们看来,只要夺走天皇广播投降诏书的录音唱片,就可以阻止向全国广播,定能将战斗继续下去。这天夜里,他们擅自闯入皇宫,四处搜寻,并与警卫部队发生了激烈交火,最终寡不敌众,政变失败。可见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有多严重。

这个事件立刻引起了日本高层的警觉,决定事不宜迟,尽快在电台播报天皇的投降诏书。这时的美国人终于松了一口气,因为让日本人心惊胆战的原子弹,美军只有两颗,如果日本继续顽抗,除了战略轰炸外,美国人也没有再好的办法了。

随着各地的日军相继向各战区盟军投降,美军也加紧了对日本的控制。28日这一天,第一批美军坐飞机在东京机场降落,并迅速控制了机场、广播电台、日军司令部等重要设施,而更多的军队开始在日本海岸登陆,完成了对其本土的占领。

至此,美军终于实现了依靠强大的军事工业和武器装备,“兵不血刃”地逼迫日本投降,并形成了战后美军一种新的战略战术,即利用高技术和先进武器,实施精确打击或“斩首行动”,逼迫对方就范,阿富汗战争、科索沃战争都是如此。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