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经济学角度理解储蓄的意义?

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书中,指出了资本对分工的促进作用,书中提出:“资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劳动者能够等候长久工作的结果——使企业的开始至终局,可以距离一个时间。”【1】杰文斯借用了经济学家詹姆斯·穆勒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靠打猎为生的人,无法预料一天之内是否能够打到猎物,但若有食物存储,就可以支持他有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打猎时间而不至于挨饿,存粮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奥地利学派第二代掌门人庞巴维克,在杰文斯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现了资本的价值。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一书中指出,资本可以延长迂回生产的时间,可以促使分工更加精细,提高生产效率。【2】

所谓迂回生产,就是通过投资、组织生产资料,再进行生产的经济活动。一般来说,迂回生产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古人就说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猎人有足够的存粮,不用担心这一两天的收成,那么他就可以花一些时间来打磨工具,为狩猎做好更充分的准备,提高狩猎的效率。在这种情况下,猎人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猎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迂回生产的好处是,可以使用先进的工具、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

不过,与直接生产相比,迂回生产需要更长的时间周期,有时间周期就意味着风险。比如,在打磨工具时,山上的猎物被人打完了,错失了机会。现实中,商人、企业家从事的事业就是迂回生产的风险事业,他们需要承担迂回生产的风险和亏损。从迂回生产的角度来看,企业家与商人没有本质区别。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充足的资本是精细化分工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马斯克当年投资特斯拉、SpaceX时,比他资本更雄厚的投资家比比皆是。马斯克嘲笑这些资本大佬都将眼光聚焦于推特及互联网上,而不是投资改变人类的事业。所以,足够的资本只是促进分工、提升技术的必要条件。那么,多少资本才足以促进分工、提升技术呢?

商人、企业家会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及债务状况,安排分工程度及投资周期。当资金不足时,企业主往往会压缩部门、整合职能、削减人员,以降低成本,如此便弱化了分工。所以,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实力弱小的企业,其产品和服务相对粗糙,而大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则更加精细。

理解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后,我们接下来从个体的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一个穷人,或者一家普通的创业型企业,该如何提升技术,改变命运?

穷人和创业型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是资金不足,资金不足导致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脆弱,渴望短期回报,从而弱化了分工与技术提升。但是,落后的技术又会进一步弱化他们的竞争力,导致无法积累资本,朝不保夕,如此就更难提升技术。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的“贫困陷阱”。想要摆脱“贫困陷阱”,就必须快速地积累原始资本。只有积累了足够的原始资本,才能降低焦虑,支持他们投资于未来。因此,靠节俭储蓄资本就变得极为重要了。自休谟以来,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以及韦伯等经济学家都强调应尽量节俭以储蓄资本、增加投资。

现实中,很多企业主的第一桶金是靠自己倒卖产品获得的,然后他们将这笔钱的一部分用于投资设厂;工厂赚得更多钱后,再扩大流水线,引进更好的设备、研发更好的产品,持续强化分工、提升技术。这就是从资本积累到劳动分工,再到技术革新的逻辑。

接下来,我们来看资本与教育的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在贫穷国家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他们发现诸多的“贫困陷阱”。比如,“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为什么这群孩子会失去想象力?”【3】“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资本的匮乏限制了分工与技术进步。

穷人的孩子迫于生存压力,不得不跳过学习阶段直接进入社会谋生,或者仅仅只学习一些能够尽快变现的技能,如简单的搬运工作。他们没有办法像普通人一样承受从小学到大学漫长的投入与等待。即便进入了大学,他们也会因贫穷的压力分心,无法完全投入到精深的学习与研究领域。过去,很多农村家庭都知道,让孩子学习木匠、铁匠、泥瓦匠等技术,未来收入会更好一些,但是迫于眼前的生计,只有相对宽裕一些的家庭才可以这么做。因为按照传统的学徒制度,孩子学习手艺的时间成本极高,几年后出师了才能赚钱。

想象力、创新、创造源自慢功夫,源自长期的积累、钻研与热情驱动。而穷人的学习则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也就是短期变现与实用主义,很容易就陷入“贫困陷阱”。良好的教育应该是具备宽容精神与长期主义的。在相对较长的学习周期及较大的投资预算之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允许学生试错,甚至鼓励学生试错。功利主义的学习,往往只抓知识点,忽略知识的来源及逻辑演绎,不允许对权威提出质疑与挑战。这样的学习缺乏足够的专业分工及精细化,“三步并做二步”,一个人完成五个人分工协作的研究任务。

在欧洲中世纪及之前,绝大多数学者都出自贵族家庭,只有贵族家庭才有资本允许孩子长期学习。古代中国的情况也类似。在近代,大量科技创新诞生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家庭。所以,功利主义教育试图压缩教育投资的周期,追求以最小的成本,最快速地获得最大的回报。这种方式确实可以让一批人快速地掌握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竞争力及技术水平。但是,这种方式弱化了学习分工,打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专业能力的提升。长此以往,会导致国家在各项顶级领域都缺乏足够的创新能力。这就是资本、分工与教育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政治经济学理论,杰文斯,商务印书馆;

【2】资本实证论,庞巴维克,

【3】贫穷的本质,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