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全球都在变暖,为什么今年冬天格外地冷?全球还在变暖吗?

应该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今年冬天的冷意,其中北京今年最低气温更是达到了零下19.6摄氏度,号称近50年来最冷。

那么问题来了, 明明我们常说全球变暖,那为什么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呢?

寒冬

尽管我们常常说全球正面临着全球变暖,但要知道的是,地球上的温度并不是稳定的,而是会发生波动。局部地区的小范围温度波动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比如:08年冬天也比普通年份要格外地冷。

据介绍,今年形成寒冬的主要原因是拉尼娜事件的形成。拉尼娜又被称为小女孩,它和厄尔尼诺一样,是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的一种现象。如果靠近澳大利亚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太平洋东部的水温高,就会形成拉尼娜现象,反之则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

根据气象局报道,自去年8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就已经进入了拉尼娜状态,在秋季会继续维持,在冬季时会达到高峰,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而在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进入到我国的寒潮以及冷空气将会增多,气温也会比同期要偏低,因此今年冬天才会如此之冷。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遭受拉尼娜现象,在2008年我国南方雪灾事件中,就有拉尼娜的推波助澜。

拉尼娜现象

经常听天气预报的人会知道,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经常会从“西伯利亚”发货,但其实西伯利亚并不生产冷空气,它们只是冷空气的搬运工。冷空气的发源地主要有3个:新地岛以东洋面,新地岛以西洋面,冰岛以南洋面。这些地方在冬季时接收到的太阳照射时间短,冷空气会不断聚积,形成高压区。

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这些冷空气就会南下,但95%的冷空气都会先到达西伯利亚地区,并在当地继续发育。

在极地涡旋、西伯利亚高压以及阻塞高压的共同配合之下,这些冷空气会越积越多,等到发育壮大之后,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向南方地区倾斜,形成冷空气以及寒潮。

在前段时间,就有两波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过境,使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经历了“速冻式降温”。

在没有拉尼娜现象的年份,冷空气和寒潮也会形成,但是在拉尼娜现象出现之后,冷空气和寒潮将会更一步影响我国。

这是因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会使得菲律宾以东和我国南海地区形成低压区,我们知道,高气压的空气会流向低气压区,由于拉尼娜现象导致我国南海等地区气压变低,使得来自西伯利亚地区的高压冷空气更容易南下。

还有,拉尼娜现象还会使得冷空气更倾向于在我国南下,所以每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我国冬季气温都会降低。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天气是一个系统,并不是只受一方面的影响。

在我国冬季时,气温的高低还取决于高纬度地区的大气洋流变化,海冰的变化以及积雪的变化。除此之外,全球变暖也会抵消一部分拉尼娜带来的降温。也就是说,天气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虑它们的叠加作用。

总结

拉尼娜对地球气候起到增强作用,主要就是:该冷时更冷,该热时更热;而厄尔尼诺对地球气候起到反常作用:该冷不冷,该热不热。在过去它们就一直影响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通常情况下每隔7年左右发生一次厄尔尼诺现象,而拉尼娜现象有时会紧随其后。

但是在最近几十年来,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频繁发生,给全球气候带来了不利影响,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