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徐干”--我在曹操那来去自如,全身而退

《论语·里仁》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事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事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段话正是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一生的写照。

他“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虽过着极其贫寒清苦的生活,却从不悲愁。

01、求知欲特旺盛的徐干

建安是汉朝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在这个天下三分特定的乱世,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九年(公元214年)、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先后发了三道历史上著名的《求贤令》。

曹操在令中提出“唯才是举、“重才轻德”的用人方针,意味着只要你有所特长,哪怕你是不仁、不信、不孝之人,都可以受到他的重用。

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诚意和非凡气度,一时吸引了无数的天下才士纷纷投其怀抱。

在依附曹操的众多文士中,就包括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祯)在内,这些人都有过人之外,名气在当时也很大。

而在这七人中,如果说谁的功利心最淡,谁最不在意功名利禄,非徐干莫属。

出生于读书世家的徐干,自小就非常聪明,及入学年龄时,他就开始诵读经书,而且他读书有个特点,声音琅琅,就像那钟鼓般洪亮悦耳,让人称奇。不仅如此,徐干凡是诵读过的文章,常常能过耳不忘。

因此,徐干在非常小的时候就记下了几十万字的文章。要知道,现在很多的年轻人也未必能够达到这样大的阅读量。

换作一般的父母,如果看到自家孩子这么爱读书,不胜欢喜,但是对于徐干的父亲而言,看到自己的孩子这么爱读书,反而是愁上加愁。

14岁时,徐干在父亲的指导之下,开始系统地接触儒家经典。为了学有所成,他发愤忘食,“焚膏油以继晷”,终日学习而不知疲倦。徐干的身体本来就非常瘦弱,父亲担心他再这样“卖命”地学习读书,会使原来弱的身体更弱,于是一再阻止他读书学习。

可是,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徐干的求知欲也是包不住的。20岁一过,徐干更加认真地学习。白天研究各种经典经书、纬书,晚上夜观天象,索求宇宙万物的奥秘,达到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

像他这样的好学之人,一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向别人请教,如果别人告知后,自己一时不能理解,他就会感到非常耻辱和愧疚。爱学习的人很多,但像徐干这样爱学习爱到了耻辱和羞愧地步的读书人,真不多。

从幼儿读到青年,从青年读到壮年,这么多年的书读下来,徐干不仅对儒家的《易经》、《尚书》、《诗经》、《仪礼》、《春秋》等经典如数家珍,而且对子书、史书、集部等相关著作也是了如指掌。

终于,他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成了远近闻名的才子。

02、明君道、致太平

徐干生活的时代,正是东汉末期的乱世。先发生党锢之祸,又发生黄巾军起义。在第二次党锢之祸时,董卓趁此作乱京师,四处抢掠,残暴百姓。天下群雄闻听董卓暴行,纷纷起兵,汇集十八路军队直奔京师洛阳而来。

见联军到来,董卓携着献帝直奔长安而去。为了防止百姓逃回故都洛阳,也为了让联军不落下东西,董卓竟残忍地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200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等全部焚毁。面对此情景,徐干感慨万千,写下了名篇《齐都赋》:

“齐国实坤德之膏腴,而神州之奥府。其川渎则洪河洋洋,发源昆仑。惊波沛厉,浮抹扬奔。南望无限……蒹葭苍苍,莞菇沃若。瑰禽异鸟,群萃乎其间。带华蹈缥,披紫垂丹。应节往来,翕习翩翩。灵芝生乎丹石,发翠华之煌煌……

表面上看,这篇《齐都赋》描写王府建筑、内庭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齐都临淄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赞美。但而后以此为铺垫,对王府宫廷糜烂奢侈的生活进行了讽刺,颇有借古讽今之意。

董卓之后,天下诸侯割据之势愈演愈烈,战乱也不断地波及老百姓。为了扩大势力,争取天下,各地诸侯都纷纷招纳贤才,徐干自然是众多诸侯势力拉拢的重点对象,因此到徐干家里来拜访的各色人物越来越多,络绎不绝,在这些人中就包括当时颇具实力的曹操,可不管谁去请他出马,他统概拒绝。

就像曹操派人捎来请帖,拜徐干为司空军谋祭酒参军、五官将文学,面对如此优厚的条件,徐干同样以病辞官。

他“潜身穷巷,颐志保真”,过着凄苦的生活。这种生活凄苦程度,常人难以想象。他有时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但是却从不悲愁。曹操听说他生活凄惨,又任命他为上艾长,但徐干仍称疾不就。

徐干以为,正是天下大乱之时,不是他这样的文人出头之日,而是武人用命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之时。如果在乱世投主,便会像孔子困于陈蔡那样,不但所作所为显得无足轻重,还会让自己受困。

不得不说,徐干的分析是有道理的。

当时朝野奸雄四起,徐干虽抱有明君道、致太平的远大理想,但他很清楚自己明君道、致太平的时机未到。

好在,时机很快到了,官渡之战,曹操获胜,徐干看到曹操统一北方后,自己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所以面对曹操的再次邀请,徐干不再犹豫,投奔邺下,做了曹操父子的幕僚,当年的他37岁,第一次正式踏上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对于古人而言,37岁已经算是高龄,而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37岁也算是中年。有很多网友说自己中年危机,可看看人家徐干,你就会发现,只要有才,什么时候做官都不晚。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表,刘表死,其子刘琮归降。曹操想趁此击败孙权与刘备,一统中国,在赤壁准备战事时,在涛涛长江之畔,曹操踌躇满志吟诵了千古绝唱的《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树绕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作为初中必考之内容,不知有多少记忆不佳的学生恨透了它。

作完此诗后,徐干预一干才子随曹操南下,这些著名的文人们纷纷各领风骚,曹丕作《述征赋》、阮瑀作《纪征赋》、王璨作《初征赋》、徐干作《序征赋》,一时好不热闹。

徐干由于文采突出,被选为五官文学中郎将,成为曹丕的文学侍从,负责掌校典籍、侍奉文章,结识了更多的邺下文人名士,这些与名士一起交游酬唱的经历,再加上节节胜利的军旅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写下了不少名篇,其中有一首就是《西征赋》:

“奉明辟之渥德,与游轸而西伐,过京邑以释驾,观帝居之旧制,伊吾侪之挺劣,获载笔而从师,无嘉谋以云补,徒荷禄而蒙私,非小人之所幸,虽身安而心危,庶区宇之今定,入告成乎后皇,登明堂而饮至,铭功烈乎帝裳。”

《西征赋》以刚劲的文笔说明此行的目的,强调北方安定统一的局势,歌颂了曹操的战功。

03、罢官归隐,静心创作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五月,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此时的曹操已在名义上基本取代了汉天子,他不但可以像汉丞相萧何入朝拜见皇帝时带剑穿鞋,还可以享受君臣礼地赞礼官不呼其名而只称呼其官职的礼遇。

得意过盛,必招反目。曹操这一系列过份的举动引起了效忠于汉室老臣子们的警惕和反抗,狠人曹操便诛杀了许多反对大臣,一时间人心惶惶。

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让独揽大权的曹操对身边的人越来越猜忌,此时的徐干虽已被命为临淄候文学,但他见此情景,想起来了董卓专权时的黑暗日子,担心历史再次上演,内心萌生了归隐避祸、明哲保身的念头。于是官还没坐热,就以身体不好为由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后来,曹操请他做自己丞相府的幕僚,又召他做艾县县令,但徐干都以身体为由婉言谢绝。

辞官后,徐干又像以往那样过起了安贫乐道的清贫生活,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实现其宏大抱负,但是此时他却有了充分的时间静心创作。他像司马迁著《史记》那样,忍着身体上的病痛,潜心钻研、呕心沥血,综合平生所学,著作了《中论》一书。

值得一提的是,《中论》是“建安七子”中今存唯一的政论性著作,此书序中写道:常欲损世之有余、益俗之不足,见辞人美丽之文并时而作,曾无阐弘大义,敷散道教,上求圣人之中,下救流俗之昏者,故废诗、赋、颂、铭、赞之文,著《中论》之书二十二篇。

《中论》的思想倾向基本上是遵奉儒家旨趣,多言及孔、孟之言,也受道家、法家的一些影响。此书对时弊有所针砭,但又显得辞旨邈远,较少锋芒、语言比较平实,论证讲求逻辑、条理贯通。

可惜,在建安二十二年,一场大疫同时夺去了徐干、陈琳、应玚、刘桢这建安四子的性命。曹丕闻四子皆死亡,非学伤心,在给元城令吴质的信中写道“着中论二十余篇,辞义典雅,足传于世”,充分肯定了徐干的皇皇巨作《中论》之功绩。

徐干生于乱世,长于乱世,在曹操父子的幕下也仅仅呆了四五年光景。他在现实背景下,借诗歌以古喻今充分表达了自己虽有政治宏志,但无法实现的想法,他的《室思》6首是难得的佳作,足以代表其水平。

乱世当前,建安七子尽管有才,但普遍境遇不佳,孔融、阮瑀、刘祯或受辱、或被杀,徐干、陈琳、应玚也只是做了职位低微的不官吏。曹操明面上重视他们,但并没有重用他们。

徐干投奔曹操,本来怀有一颗报国之心,可是现实击碎了他的梦想,认清现实后,他洗尽铅华,呆在家徒四壁里创作,生活虽苦,但他丝毫不以为然,反而乐在其中。

他以明经饱学、文辞华美与“建安七子”其他成员并驾刘驱,极大的推动了建安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建安风骨”。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从徐干先前多次拒绝曹操邀约,后又复约,最后又辞官罢隐再拒约中,我们不难看出,徐干一直是个“视富贵于我如浮云”的谦谦君子。

生于乱世,对于名利他拿得起,放得下;审时度势,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这一点难道不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