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为什么会输?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惨剧,我们至今仍历历在目。其实在这场惨剧发生前,有一场战事也十分惨烈,那就是南京保卫战。这场保卫战,中国军队是落败的一方。日军进城后,大肆屠杀军民,制造惨剧。可为什么南京城会保不住、守不住呢?

在日军开始侵华后,国民党政府为了缓解华北战区的军事压力,决定开辟第二战场,以分散日军实力,于是打响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失败后,日军决定攻取南京这座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保卫战就此打响。

这场战斗,其失败的结局已经是铁板钉钉的历史,难以更改,下面我们就来好好分析一下国军输掉这场战争的原因。

一、敌军势大,国军势弱

淞沪战役结束后,国军退守南京,而日军则携胜利的斗志,进逼南京。退入南京城的国军,经历了淞沪战役的消耗,此时正在休整,兵力、装备等都还没有恢复过来。虽然有一定的兵力补充,可是在数量和资历上都还不够,而且大多都是新兵。所以当时南京的国军其实是势弱的一方,士气并不高。

反观日军,他们刚在淞沪战场上获得了胜利,进逼南京,就是为了扩大胜利结果,乘胜追击。当时进攻南京的军事指令,来自日军大本营,而且进攻部队的人数达到了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不但是精锐,更是战场老兵。

国军据守南京的军队人数有十五万人,在人数上就少于敌人。当时国军的装备也比不上日军,战场交锋,始终处于武器劣势。在战斗人数、兵员质量、武器装备、斗志都明显不如日军的情况下,南京保卫战其实是一场强弱不对等的战斗。

二、日军战略明确,国军被动防守

侵华日军对南京的进攻和攻取,是在一开始就有十分明确的意图的。在日军大本营正式下达攻击并占领的指令后,其在华陆军得到了海军的配合,分三路进攻南京,迫使中国政府投降。日军陆军、海军齐上阵,很快将南京三面包围,而北面是长江。包围之势一成,国军便坐困南京城中。

国民政府这边,其实一开始就不想死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高级军事会议就有了共识,那就是会在沿海地区拖住日军,中国军队退入内陆,逐步消耗敌军,打持久战,前期避免决战。所以当时国民政府军事高层,如李宗仁、何应钦等都认为南京不可守,应保存实力,逐步退入内陆,集聚实力。可是南京是首都,就这么撤退,如何跟国人交代?如何跟已过世的孙中山先生交代?

虽然蒋介石不想不抵抗就撤退,可是其他高级将领基本上都想着迅速转移。后来国军上将唐生智力主抵抗,于是蒋介石下令由唐生智带领军队戍卫南京。

尽管如此,蒋介石也不是想死守南京,而是让戍守部队进行短期抵抗,然后再撤退。如此一来,也就有得交代了。可是上级不愿意死守,对于下面的将士而言,难道会死战吗?

唐生智虽然有心死守,可是他十分被动地采取阵地战,依赖外围阵地进行被动防守,结果就是被包围南京的日军各个击破。加上国军各部队之间难以连成一气,遇到攻击不会主动支援,反而自己跑路,南京自然守不住!

三、南京在地理环境上难以防守

南京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龙盘虎踞、地灵人杰,虽然是一个发达的大型城市,也是我国自古就开发的古老城市,可是南京在地理位置并不适合防守。

南京三面无险可守,北面是长江。在古代,战争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如果从北面南下进攻南京,那么长江就是一道天堑,足以隔绝敌人的进攻,例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到了近代,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清军即使屯兵江北,却多年难以消灭太平军。

可是到了现代,军事科技的发达,可以抵消一些地理上的优势,甚至让优势变成劣势。南京虽然北有长江,可是一旦江面被敌人军舰封锁,那么水路交通将被隔绝。南京三面无限,若是敌人绕后攻击,侧翼包围,那么将陷入绝境。当时李宗仁等国军高级将领都考虑到了这些,所以觉得南京是绝地,不可死守。

南京在中国历史上是多个王朝的首都,可是东吴因为首都建业被敌人兵临城下而灭亡;太平天国因为首都天京被敌人包围击破而灭亡,建业与天京,就是南京曾经的名字。所以南京保卫战的失败,也是因为南京城真的不适合防守。

综上所述,南京保卫战,国军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在主观和客观条件上都难以成功。

事实上,南京保卫战本来就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殊死防卫战,而是一场短期坚守的撤退战,这也就注定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

虽然一开始,蒋介石的期望是南京能坚守一到两个月,可是战争打了二十来天,南京守军就坚持不下去了。为了保存南京守军的有生力量,蒋介石下达了撤退的军令。可是撤退令下得晚,而守军又在唐生智的分配下,过于分散地防守在各处阵地,以至于撤退时,守军并不能全部有序撤退,许多被日军杀害。南京保卫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南京百姓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