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阿瑟任战区司令,为什么连罗斯福也骂?

1942年3月,麦克阿瑟从菲律宾“撤往”澳大利亚,撇下在巴丹半岛苦苦支撑的10万官兵,让这位“老兵”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沮丧之情也可想而知。但作为一名职业军人,他秉承“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信条,希望尽早打回去。

不过,让麦克阿瑟高兴的是,澳大利亚总理柯廷,对他的到来表示极大的欢迎,并对其力保澳大利亚的观点给予极力支持,甚至不惜得罪其宗主国英国。然而,麦克阿瑟的种种设想却处处受制于华盛顿,总是让他不顺心,这是为什么呢?

初到澳大利亚的麦克阿瑟,踌躇满志。

自二战爆发后,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澳大利亚,自然也成为英国反击轴心国的重要力量,他们拿出大量的人、财、物支援其宗主国。但随着日本“南下”作战,攻取澳大利亚的野心路人皆知,而英国又鞭长莫及,柯廷不得不选择向美国靠拢。

首先,为了宗主国英国的全球利益,澳军的4个精锐步兵师远赴非洲和新加坡等地,留在国内仅有一个旅的兵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这样的局面够不上威胁,但战争爆发后,日军不仅攻占其军事重镇拉包尔,还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莱城等地。

也就是说,澳大利亚失去了北部屏障,日军距其战略要地——莫尔兹比港仅有270公里,并完全处于日本空军的打击范围内。国内临时拼凑起来的7个民兵师,装备差、素质低,而英国自身也在苦苦煎熬,他只得希望得到美国人的帮助。

其次,澳大利亚幅员辽阔,人口却仅有700万,原先依靠英国“这棵大树”过惯了安稳日子,武备方面自然差了许多。如今,英军是一退再退,英国本土也根本无兵援助澳大利亚。尽管美军的战斗力也不怎么样,但好歹能派出一些援兵来。

最关键的一点,“助人为乐”是一回事,“保命要紧”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眼看英国人还在苦苦支撑,而澳大利亚则是岌岌可危,既然指望不上“老大”,就只能依靠自己。柯廷一面向丘吉尔索要派出去的4个师,一面转而加强同美国的联系。

其目的就一个,“拯救澳大利亚”。而麦克阿瑟为了早日打回菲律宾,一雪前耻,更希望拥有指挥整个太平洋战场的权力,也提出要“力保澳大利亚”,两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在柯廷的支持下,麦克阿瑟大刀阔斧地整肃部队,制定作战计划。

但华盛顿方面,并不打算按麦克阿瑟的意思做。

1943年4月,曾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西点军校校长的麦克阿瑟,“逃离”菲律宾来到澳大利亚,尽管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但牛皮哄哄、爱出风头的他,居然代表国家向澳大利亚政府保证,“为打赢太平洋战争,美国将贡献其所有的力量”。

按理说,这样的保证应该是罗斯福或国务卿去说,麦克阿瑟显然是越俎代庖了,属于严重的外交失误。此时的罗斯福有些力不从心,没有和他计较,但对其飞扬跋扈的作风十分厌烦。当然,还有马歇尔等人,对他的作派更是不一般的反感。

向来自我感觉良好的麦克阿瑟,从不理会众人对他的看法。第一次防务会议,他就推翻了澳军精心制订的“布里斯班计划”,将战线前推至巴布亚半岛。按照其计划,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将放在澳洲大陆以外,使得战线向前推进了2500公里。

同时,麦克阿瑟还强调必须尽快加强莫尔兹比港的防御,防止日军切断美、澳之间的海上交通线,尽管其“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做法,事后证明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但确定的“先欧后亚”战略,让马歇尔也只是象征性地增援了一些装备和兵力。

面对一些“老古董式”的装备,麦克阿瑟十分恼火。更让其愤怒的是,新的任命出来后,他仅负责西南太平洋战区,而其他3个战区统一由尼米兹指挥。原来,他强调太平洋战场统一领导的背后,是认为按照资历、职务非他莫属,结果事与愿违。

怒不可遏的麦克阿瑟,除了痛骂“海军阴谋小集团”外,罗斯福、马歇尔、艾森豪威尔等人均包括在内。不过,他也有“报复”的方式,在重组战区司令部时,他将11个重要职位安排了8位从菲律宾随他一同逃离的军官,俨然就是“巴丹帮”。

尽管马歇尔提出在他国指挥作战,要充分体现出“盟”军的意义,在组建战区司令部时多吸纳一些澳军或荷兰的军官,并强调这也是总统的意见;但麦克阿瑟对此置若罔闻、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说白了,你不让我好受,你也别想好受。

不管怎么说,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吃过亏的麦克阿瑟,尽管其战略战术造诣很高,但不容人、飞扬跋扈的性格,确实让人受不了。当然,“闲不住”的麦克阿瑟可不愿任人摆布,他总会以自己的方式“一鸣惊人”,一份新的进攻计划出台了。

生活中,像麦克阿瑟这样的人不少,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