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他说:请划去我受助名单名字,丢人!鲁迅:精神贫困最可怕

文|颜小二述哲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天然会“同情”看上去“弱势”的一方。

于是,我们眼里的“弱者”,总是“老实忠厚”的。

当他们看上去似乎被欺负时,总能激起我们的“正义感”。这时,我们会呵斥那个显而易见的“欺压者”。

但是,这世间的事情就和人心一样,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

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看似“强欺负弱”的事件背后的真相,却让我们无处安放的正义感染上了“可悲”的颜色。

民国时期,我国大文豪鲁迅为底层人民发声,但同时也看到人性的“劣根性”,于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鲁迅把浓郁的墨水变成医治人心的“药”,期待用其犀利的文字驱除人精神上的“贫困”。

鲁迅所做的事情,很难,即便不存在封建压迫的今天,精神贫困犹在。

而在当前这个近乎“安居乐业”、人人都有可能靠自身努力实现阶级逾越年代,有人把“贫困”和“弱”变成了道德绑架“慈善家”的资本。

若鲁迅还活着,面对这一情况,他又会发出什么样的“怒吼”呢?

1、脱贫后他说:请划去我受助名单名字

现在,请各位和颜小二来看一个与歌手丛飞有关的真实故事。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年代,为了让大山里的孩子走出来,歌手丛飞从1994年开始,一直资助山区里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

据记载,他坚持不懈11年,资助帮扶了180多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捐钱捐物大概300多万。

1994年到2005年,是武汉热干面从五毛一碗涨到1元一碗的年代,那个时候的300多万,对于现在4四块五到六七块一碗热干面的今天,是很有分量的。

2005年5月,丛飞身体不适,查出患病。

癌症,胃癌。

胃癌是很难受的,颜小二曾在地铁上看见脸色蜡黄的女人,手提一大包药。她很疲惫,她的生活看上去很不容易。

有眼尖网友告诉我,她是胃癌,因为他看到女人的塑料包里,有和自己资料胃病时服用的类似的药。

而丛飞本人,因为多年对贫困孩子倾囊相助,以至于得了癌症的自己,并没有多少积蓄可以用来治病。

2006年4月,丛飞去世了。

事后回顾往事,丛飞帮助的人,有部分已经实现脱贫,进入社会。若是那些孩子伸出援手,丛飞或许在生命或许不至于如此短暂,而他什么的最后时刻,或许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他重病的消息,犹如一颗石头投入水中,在他曾经帮扶的那群人中间,几乎听不见“回声”。

值得注意的是,丛飞曾经帮扶过的一位孩子,他成功脱贫并成为大学老师,但是脱贫以后的他似乎并不觉得被帮扶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他希望划掉报道里受助者名单中自己的名字,原因是:自己是大学老师,学生若知道这件事情,自己面子挂不住。

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伽丘曾说:

贫穷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反而是富贵叫人丧失了志气。

对于这位成功脱贫的“大学老师”,颜小二且不说他的想法是不是符合一位老师言传身教应有的“师德”。如果他拥有过,那么他因为富贵丧失了贫穷时高贵的“品质”这件事,便是他精神匮乏的可悲之处。

毕竟,以被帮扶的过去为“耻”,这种“回报”,太让人寒心了。

(《寄生虫》截图--同样匮乏的精神)

2、鲁迅:精神贫困最可怕

颜小二曾看过鲁迅一篇颇具“讽刺意味”的文章:《兔和猫》。

通篇小说描述“三太太”买兔子、养兔子的经过,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情节,其背后的象征意义却值得深思。

文章中,因为怜惜“兔子”的弱小,三太太时常提防着“大黑猫”,

三太太一开始对于两只大兔子的生活十分上心,她日日担心兔子会不会遭大黑猫的毒手,时刻提防大黑猫。

而后,三太太发现,院子里的兔子在生了第一窝小兔子以后,奶水太足,便有些担心小兔子是不是糟了黑猫的毒手。

后来长大的两只小兔子不见了踪影,出于担心,三太太挖开院子里的兔子洞,发现了两只大兔子和它们第二窝没有睁眼长毛的小兔子。

这时,三太太发现,大兔子依旧有充足的奶水,而没睁眼的小兔子却十分瘦弱。

她明白了,第一窝不见的小兔子应该是被黑猫吃了,而这大兔子奶水太足,明显也没有去喂小兔子。

大兔子第一窝小兔子,两只长大露过脸的小兔子被“黑猫”吃了,其它没露过脸的小兔子又去哪了呢?怕是因为大兔子不喂奶,还未睁眼看世界就去世了。

于世俗伦理层面来说,吃小兔子的“黑猫”诚然可恶,那么有奶水却不喂小兔子的“大兔”又好到哪里去呢?

“弱”从来不能和“善”划等号。也不是所有的“弱者”,都值得倾囊相助。

黑猫吃兔子,兔子弱,黑猫强。那么大兔子不喂小兔子,此时的大兔子,可不就是那可恶的“黑猫”吗?

对于兔子来说,驱赶黑猫是“帮扶弱小”。

那么对于小兔子来说,帮扶“大兔子”,是不是就是所谓“助纣为虐”?

或许“助纣为虐”这个词语程度有些严重,但是颜小二觉得,大抵只有这种词语,才能让我们意识到,仅仅在物质上帮扶一个“思想和物质甚至是德行”三贫困的人,无疑助纣为孽。

3、精神上的自立自强者,才有帮扶的价值

鲁迅用《兔与猫》揭露了“弱不等于善”的事实,这也侧面讽刺了保护兔子之三太太所代表的“拯救者”之可悲。

无原则的修善,可能让自己的善意,成为“助纣为孽”的恶,于此,这被浪费的“善良”,才让人倍感悲凉。

就像歌手丛飞,他遇到的何止是那以帮扶为丢脸的脱贫大学老师,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因为生病他没能继续资助,他的家人甚至接到电话,电话那头,有时是资助的孩子,有时是家长,他们不是来问候,而是在质疑:

孩子学业还没有完成就停止资助,对于当初的承诺你是后悔了吗?你忍心孩子因为没钱再次无法读书吗?

这个世界,不应该有“我穷我弱,我就应该被帮助”的理所当然。

而那种以“穷”和“弱”对有才之辈进行“道德绑架”的嘴脸,更是难看!

有网友说:“有些人穷,是有原因的”。

话是重了些,但也点中了人性的痛点。

说出事实的东西,何须在意揭露丑陋时有多“露骨”。

但善者因“仁”而不求回报,或许他们不曾计较自己曾经帮扶过的人在腾达后的冷漠,他们也不愿与咬农夫的“毒蛇”斤斤计较。

只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绝不止于“无原则修善”!

而是“对症下药”,让有余力的人帮助值得帮的人也让精神上自立自强的人,获得脱离物质贫困的机会,继而形成良性循环,造福社会。

【本文为颜小二述哲文原创且独家发布,搬运、抄袭等任何侵权行为,发现必究】

?主要参考资料:

1、从《兔和猫》看拯救者的悲哀:无原则的修善与漠视恶无异-颜小二述哲文

2、《得知丛飞患病,部分受助人知恩不报》-中国青年报

3、《兔和猫》-鲁迅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