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去秋燥,养生妙招都在这里了!

阵阵秋风席卷了夏天的炎热,还世界一份清凉,收获的金色季节大自然蔬果丰富、肉质鲜美,但是美中不足的莫过于恼人的秋燥。什么是秋燥?一年四季中秋天最为燥,是指人在秋季中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症状,它会反应在人体的几个部位,比如皮肤干燥、鼻子发痒不适、嗓子红肿、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秋燥也有寒热之分,偏热者称“温燥”、偏凉者分“凉燥”,温燥一般只在刚刚入秋,气温依旧较热是侵入人体。而凉燥常见于天气偏凉的深秋。秋季是恢复和调节身体的最佳时机,所以去秋燥是首要任务,如何去秋燥呢?一起去探个究竟!

(图片来自网络)

忌吃辛辣

《黄帝内经》中指出“肺主秋,用酸补之平泻之”意思就是说酸味可以收敛补肺、性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增酸既可以养阴、又可以增加肝脏的功能,可是偏偏有人喜好吃辛辣之食,秋天雨量减少空气湿度低,大家本来就感觉干燥不舒服,非常容易上火,吃辣椒、葱、蒜等辛辣之物,只会火上浇油,起到雪上加霜的之效,所以说少辛多酸是秋季饮食的原则之一。

(图片来自网络)

宜多饮水

(图片来自网络)

干燥的秋天,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皮肤粘膜呼吸蒸发的水分会加速,所以补水应是秋季养生的重要措施之一,新版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每天饮水量为1500毫升到1700毫升。除了饮用充足的白开水之外,可以在水中适量加些蜂蜜,即可补充水份又可以防止因秋燥引起的便秘,同时在延缓衰老方面,还有一定的功效。

少食生冷

(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气温下降,人体的新陈代谢发生改变。经历一个夏天的炎热和生冷之食的折腾,肠胃已经处于“疲惫”状态,如果此时继续食用过于生冷的食物,会造成消化不良。因为秋天的阳气弱阴气渐长,肠胃抵抗能力会下降,易引起各种肠胃方面的疾病,所以秋季应多温食少寒凉之物,还可以养胃气。

适度秋冻

?(图片来自网络)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来袭天气转凉,很多朋友一时接受不了这种气温的改变,早早穿上御寒的毛衣等。春捂秋冻是古人留下的养生谚语,天气凉适当的接受秋冻锻炼,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对疾病的发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同时适当的运动能增强身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需预防运动损伤,因为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生长度降低,容易造成肌肉、韧带以及关节运动损伤,所以热身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分享给大家民间秋食的顺口溜:秋吃墨鱼正当时,水果最佳梨葡萄。莲藕蜂蜜荸荠瓜,银耳玉米板栗枣,杏仁薏米补肺佳。四季轮回、顺应季节特性来养生,才是正确之选。

编辑:刘伟琼

(作者:徐明磊,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知识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