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怒骂鲁迅多年,为何却在鲁迅死后10周年,追悔莫及?

传递温度与价值,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尽在@读书文史。

文 | 读书君

大凡在xx圈混的,那些具有话语权的意见领袖代表们,一般都被当成“神”,被众人高抬入云。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有人捧,也就有人“踩”,且常被竭力贬之入地。

说到鲁迅,大多人脑海中的第一印象是“骂人”,而且尖酸刻薄、不留情面。的确,鲁迅骂过不少人,但也曾遭过不少人的谩骂。

“文人之间的名利场”

鲁迅一生骂人无数,要说骂得最狠的,郭沫若得算一个。

郭沫若被鲁迅骂为“才子加珂罗茨基”,翻译过来,就是流氓痞棍。

而要说郭沫若被鲁迅骂,其实还是自己先挑起的头,郭沫若骂鲁迅是“资本主义以前的一个封建余孽”,骂鲁迅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法西斯谛)!”

更甚者,用一篇接着一篇文章,以鲁迅的籍贯、家族等作为奚落的笑资。

所使用的谩骂词汇,不堪入目,如“惹出了我们文坛的老骑士鲁迅出来献一场乱舞。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他这老态龙钟的乱舞罢”。

作为中国文化界的两大“巨人”,一个从思想上全盘否定对方,一个从人格上彻底诋毁对方,其积怨程度可见至深。

事出何因?

郭沫若是中国知识分子当中,集历史学家、作家、评论家等各类头衔为一身的人物,论才识,学问,皆不差于鲁迅。

1948年4月,郭沫若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长,尽管当时这事引发的争议不小,但是也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才子。

抗战中的郭沫若

而鲁迅不用再细讲,文学圈大Boss人物。两人明明有学识,有资历,为何却如此对骂?是文人相轻,还是另有隐情?

从两人的人生境遇来看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中,都以为读书人是儒道互补,“进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出不了仕,退则归隐田园。所以,很多人觉得,读书人身上一般有“两气”:书生气、迂腐气。

然而,事实也并非如此。

纵观古今,大凡有这“两气”的,往往也是官宦出身的读书人。普通的,破落士大夫家庭的读书人,身上沾染的更多的是“痞子气、匪气、流氓气”。

比如郭沫若,生在四川乐山沙湾小镇,那是一个以“土匪”著称的地方。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郭沫若身上,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郭沫若曾自嘲自己“天生的流氓痞棍”。

而鲁迅,虽然是大家眼中的大佬级人物,但是家道中落的他,也同样有着“匪气”。平时虽然看似文质彬彬,但是若急起来,也是“出口成章”。

其实,不止鲁迅,鲁迅的二弟,周作人也曾说过,自己身上有“两个鬼”,一个是绅士鬼,另一个是流氓鬼。

所以,要说鲁迅骂郭沫若为“流氓痞棍”,也实属有些正常。

然而,事实是,两人的互骂,并非仅是因为身上的“匪气”使然。

郭沫若与鲁迅的“矛盾冲突”

1920年10月,郭沫若第一次在增刊上读到鲁迅的小说,最初他还是比较认同鲁迅文笔,认为鲁迅观察得很深刻,只是觉得他感触太枯燥。

1921年,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成立创造社,在苏俄文学的影响下,思想偏激的一群人,开始撰文批判鲁迅的《呐喊》。

对此,鲁迅表示很是抓狂。

1924年,鲁迅在《论照相之类》中谈道:

“近来则虽是奋战忿斗,做了这许多作品的如创造社诸君子,也不过印过很小的一张三人的合照。”

而这里面所提到的“三人”,指的便是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

(此外,鲁迅看不惯郭沫若抛弃妻子的做派,还曾专门写了篇文章骂他。)

1926年,在广州女子师范学校执教的许广平,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希望鲁迅能够到广州中山大学教书。

而鲁迅收到信后,却在回信中写道:看到名单上文科中人多得很,郭沫若、郁达夫也在,那么我去跟不去也没有多大关系……

显然,鲁迅并不想和郭沫若凑一块。

由此可见,鲁迅对郭沫若的“成见”,俨然深刻于心。

而当时,许广平和鲁迅正处于热恋之中,虽然许广平的盛情邀请让鲁迅深受感动,但是鲁迅终究未去。

对此,他还解释称:

“与郭沫若及创造社间的关系,是因为有好事者从中挑拨所致,“捏造许多会话(如说我骂郭沫若之类)”。

最后,等到鲁迅到了广州之时,郭沫若早已经离开了广州。

香港 郭沫若(左)许广平侯外庐(右)

说来也确实是讽刺,两人从未见过面,矛盾积怨却如此之深,多少有些令人感到诧异。

其实,客观上说,两人都有着比较多的相似点,按理来说,并不该骂得如此。

到底是什么在作祟?

终究起来看,是性格在作怪。这正如鲁迅好友内山完造所说:

“鲁迅是一个纯粹的文学家,一旦表明自己的意见,就永不动摇,而郭沫若主要从事的是政治,身上有着政治家的气质。”

所以,一个是政治家的个性,而一个是文人的倔犟性格,两者的巨大性格差别,注定了谁也不会迁就谁,最终骂了多年,也似乎在情理之中。

写到最后:

关于两人,也许,彼此从未见过面,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确幸,因为避免冲突的办法,就是回避。

1936年,鲁迅去世。

鲁迅逝世后,郭沫若曾写下这么一挽联:“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陨泪;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深深地表示对鲁迅的悼念。

鲁迅逝世10周年后,郭沫若再次发文悼念,为自己从未与鲁迅先生谋面而感到后悔不及,表示“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竟失掉了见面的机会”。

然而,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斯人已逝,再多的哀悼都终究变成烟云~

幸运的是,鲁迅走了,郭沫若接过其旗帜,继续战斗到了最后。

如今,再回过头来看这两位对中国文化界造成了巨大影响的人物,只能说一句:

流年似水成追忆,千秋功过自在人心……

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