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泰山的诗无人能出其右,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深刻在哪里?

泰山又名岱山,作为五岳之一的泰山在古代被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是帝王告祭的神山,自古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共有13代帝王亲自登上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曾派遣官员祭祀,一共多达72次。

历史上关于赞颂泰山的人诗词歌赋非常多,但是自从杜甫的《望岳》出现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写泰山的诗能出其右,这首诗当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词直接成为了千古名句。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句,却能描绘出泰山雄伟壮阔的景象、高大巍峨的气势以及神奇秀丽的景色。前两句主要写泰山山脉的辽阔,后面的两句写的是泰山的雄伟磅礴,之后写的是向远处瞭望时的壮观场景,最后两句通过登山时看到的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抱负,流露出一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全诗当中并没有一个“望”字,句句写的都跟望岳有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字里行间并没有太多的修饰,却给人一种气势磅礴,傲气凌人的感觉。不愧是与李白并称“李杜”的诗圣杜甫,如今他流传于世间的诗多达1400多首,文30余篇,都收录在《杜工部集》当中。在他写泰山的诗问世之后,世间很少再有人写关于泰山的诗。毕竟这样一个惊世之作在这里,又有几个人敢班门弄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