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神仙口街旅游怎么样?

重庆渝中区,有一个叫“神仙口”的地方,就连老重庆人都没几个知道。它一头与“老破小”的下半城接壤,一头同“高富帅”的上半城牵手。

它保留着山城的特殊地势:城在山中,山在城中,人在爬坡上坎中…

如果说重庆是一道题,那么答出来“渝中分上下”的同学就算及格了,而聪明机智、学识渊博者,则能借题发挥,补充出“神仙口是连接上下半城的重要通道”,让这道题的答案臻于完美。

那么,神仙口在哪里呢?

在重庆上半城与下半城之间,有一条街叫文化街,这条街以前与新华路交汇的一段就叫神仙口。这样的表述可能让人一头雾水,那么我们更简单一点:它是一坡梯坎,上接新华路,下联解放东路,就在东华观藏经楼的拐角处。

神仙口梯步

从解放碑过来,走过凯旋路电梯,渝中的富丽堂皇就被扔在身后。沿着青苔累印的老梯坎慢悠悠朝下摇,逼仄的两侧老屋夹高层住宅,切割出一条狭窄的天空。

有绵绵细雨洒下来,润湿着古老的时光,将似曾相识的某些回忆沾上心头。

你像在一块果冻中行走,两旁参差着年代感十足的老门面。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某个瞬间被整体移位到眼前。

走了那么多年,你依然没走出发誓要摆脱的很不方便又特别OUT的从前。

有上了岁数的几个棒棒,静若雕塑,动如游神,把过去的光影一丝不苟地展映于心幕之上。

时代的代言人

棒棒,是重庆曾经的代言人。他们的肩头扛起过这座高低路不平的城市至少半城的生活。

从前的店子,从前的人。尽管二十一世纪已经翻到第二个十年,这里依然秉持着没来由的固执:它不屑于改变,认真地维护着自己独特的市井尊严。

车水马龙与灯红酒绿的都市节奏与之无关,在这通往下半城的入口区域,每个人都在阀值很低的存在意念里不由自主变得真实而满足。

忙得没空看书的人可以名正言顺来此偷懒,神仙口的店铺里,不缺慢悠悠的书店。

黄金屋

我顶喜欢在阴霾的秋日午后,走进灯火温暖的神仙口书屋,在那些“故纸堆”中做只书蠹。站于并不宽敞的书屋里的某个角落,书籍微微的腐臭像一盘檀香余烬的味道,让人略坠浑浑噩噩,却正好可以全神贯注把心思安置于老书上文字的巧妙以及情节的跌宕…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把老街寻访耽搁在书本上,更接地气的方式就是没有目的的东游西逛。

你对老重庆的印象仰仗于你耐受攀爬的能力,在这种感同身受的“行路难”中,去体验到本地人的日常,比任何想象都更令人烙印下深刻印象。

走在这条“神仙”往来的路上,下半城的丰富逆流而上。你只需要勇敢地迎上去,那些不会上书的,带着岁月芳华的重庆日子,鲜活地扑腾如鱼,游进你猝不及防的梦境。

儿时记忆

它们都不曾改变!依稀如昨天才盘亘的牛毛毡小屋,塑料布胡乱遮盖着“破家值万贯”的家产;街口的小面馆,风风火火的老板娘忙得满头大汗,一边挑面,一边还得煎蛋;两百块一套的西装奢侈地挂在成衣铺的门脸处打板,十块钱五双的袜子可以一双一双地卖;碰上饭点,街坊邻居此起彼伏的“吃了没得”亲切地让人想脱口而出一声京片:您呢!

走下去罢,去会会白衣飘飘的年代!去对着那个每天都偷看自己的姑娘大声说我很喜欢你的眼;去卖“杂贝儿”(重庆土话,指各种自制糕点和零食)的摊子上,“扬眉吐气”地摸出张红票子,“气壮山河”地喊:给我照沙漠王子的标准随便捡!一次性要把小时候遭过的“馋”补回来。

一路沿着神仙口的梯坎朝下,一座霸气侧漏的人行天桥悬空而挂。那便是如今火爆全国的悬空天桥。是无数游人趋之如骛的打卡地点。

重庆特产

这座天桥也是那个著名的“一楼出去是马路,八楼出去还是马路”段子的诞生地。

这样的重庆特产,除了下半城荣誉出品,你还真无法在它处邂逅,毕竟,在上半城,无电梯不高楼是基本常识。

重庆“神仙口”,让我带你走,重庆最有味道的下半城向你招手。

背着背篼逛重庆

你需要知道,要看见最真实的重庆,融入它悠闲自然的生活,感受到岁月过来的方向,走进下半城即可。在这里,背着背篼买东西的过去时光将重现,让人情不自禁要高歌一曲《yesterday once more》。

而对一个老重庆人而言,时不时去神仙口走一走,在越来越现代繁华的都市里呼吸到从前的气息,穿越进自己的曾经,心中的热爱就成为一条直线而非线段,它的形容词无限适用“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