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率达到多大会导致一个军队崩溃?

大凡是团体作战,总会有伤亡率的计算。因为一般而言,一支队伍的伤亡率如果太高,或者是超出某个临界点,那么就有可能意味着失去战斗力了。所以,有人才会这样问:队伍的伤亡率达到多少就算失去战斗力,从而崩溃了呢?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却不能单纯一语概之,毕竟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公式与条例。

西方军队有相关的规定,达到这种伤亡率就等于失去了战斗力

当然,可能世界上的国家太多了,一个一个来讲这个问题并不现实。但如果我们将西方国家与我国进行对比,那就简单多了。

首先,我们以西方之首的美国来看,他们有这样一个规定:人员伤亡超过30%,就意味着队伍的崩溃。当然,这只是以常规部队的战斗力来计算的,也许在很多时候,会因为所追求的目标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规定。

按美国《野战炮兵行动及火力支援》的记录来看,30%是他们基本遵循的战斗力计算标准。记录中将炮击效果分成三个类别,一是压制,二是中止,二是歼灭。

其中,压制一类就是指在短时间之内让对方失去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从而使用各种手段造成至少3%的人员、物资等损失。说白了,就是给对方以损失,让对方感受到打击。为了达成这一压制目的,哪怕是用烟雾弹也完全没问题。

其次,中止所指就相对要厉害一些了,它要求在短时间里必须让对方失去特定任务的能力,相关伤亡必须达到10%。这显然超出了压制的一倍以上。

最后,歼灭就是30%的伤亡率了,因为在这个数字之内,可以将对方的作战意志彻底摧毁,使得对方无法再继续作战。

可见,30%是一个坎,不超过它,那队伍的作战能力就不会受影响,或者说受影响不大。相反,如果伤亡率超过了30%,那就意味着失去作战能力了。当一个军队失去了作战能力,自然就只剩下挨打,直至崩溃的结果。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根据《前线空中打击效果评估:连级部队伤亡率,被压制与作战交通之间的关系》中可以看到,美方认为当一支队伍的伤亡率达到23%的时候,可保持有效战斗的人就只剩不到一半。而如果超过了30%,那剩下的人员便是溃兵,他们完全谈不上合作与打击,只剩下躲藏的消极应对。所以,超过30%的伤亡率,一支队伍就完全失去了作战能力。

当然,对于一些精锐部队来说,可能所承受的伤亡率要更高一些,毕竟队伍组成不同,其能力也不一样。根据二战期间40个营的作战统计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进攻部队如果出现10%的伤亡率,那进攻能力就不存在了。但如果是精锐部队,那么则可以承受40%的伤亡率。

对于我国军队来说,它的崩溃可能性不大

但是,我们以上所讲的,是西方国家眼中的队伍作战力,它在我们国家似乎不太一样。不是因为我们国家的规定不近人情,而实在是在我们国家最初抗战的现实。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是处于被侵略状态,是拼死一搏的过程,其实根本没有什么伤亡率的计算,只有一个结果:打走了敌人为止!

也正因为如此,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我们的队伍一直都是负重前行的。什么是伤亡,什么又是训练,什么是保持战斗力,统统不能按常规队伍来看待。想一想狼牙山之战,那是一场惨绝人寰的斗争,生还率都不可能达到30%,谁还会吝惜30%的伤亡率?

可见,30%伤亡率即为队伍的崩溃这个说法,对我军来说就显得不那么现实了。我们不敢自称精锐部队,但也不是弱鸡,只能说是特别时代的特别队伍。因此,伤亡对于我们不是最重要的,只有胜利才是最终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完成任务!这就是我国早期对于作战的追求。

但是,因为这一现实,伤亡率这件事似乎也说明一个问题:单纯以数字来决定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时候并不是那么靠谱,特别是特殊时期。所以,我们国家一支军队的崩溃要求是多少伤亡率,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只要打不死,就必须打下去。

最著名的朝鲜战争可能本身就是一个例子,当年上甘岭战役是何等的艰难,又是什么样的伤亡率?连一个人独守一个高地的事都不新鲜,还谈什么30%的伤亡率呢?所以,一支伟大的军队本身是没有伤亡这一说的,因为不伤亡不足以实现伟大目标,怕崩溃也不能拿下最后的胜利。

这可能就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特别是早些年那样物资、装备均不如人的时代。当然,现在我们国家日新月异,发展的脚步早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但关于如何来衡量我国一支队伍的崩溃还没有确切的数字,30%也许已经超出了现代战斗的伤亡率,却不意味我军的坚定目标追求。

可以这样说,打仗本身是讲究科学的,但却不是局限于数字之内的,它的成与败和伤亡多少人有一定的关系,但却肯定不绝对。过去如此,如今同样如此。

当然,我们分析队伍的作战能力比较笼统,单纯以大区域概括形式来看战斗力与伤亡率,那可能不专业。但由于我们自身并不专业的身份,所能理解的能力也只有这些了。关于未来新形式的战斗,个人可不期望数据统计,因为这意味着要没完没了地打仗,那太残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