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战役日军要更换密码,尼米兹为什么不紧张?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战,对尼米兹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尽管从损失看日军略占上风,但迫使对方2艘主力航母不能参加中途岛战役,增加了获胜的筹码。同时,罗切福特的密码破译被证明是有效的,这更增加了他打败日本海军的信心。

在尼米兹看来,日军在中太平洋的所有行动都绕不开中途岛,即使他们想要对珍珠港下手,也必须首先拔掉这颗钉子。再加上,罗切福特巧妙设计,以“中途岛海水净化器已坏”,证明了日军将要进攻的地名代号“AF”——就是中途岛。

目标已明确,尼米兹决定倾其所有增援中途岛,但阻力不小。首先,其上级金上将认定日本海军的主力依然在南太平洋,不仅不同意他的方案,反而要求哈尔西的2艘航母到珊瑚海海域巡弋。聪明的尼米兹借日本人之手,改变了金上将的想法。

其次,华盛顿方面一直担心日本进攻中途岛只是一个幌子,其真正的目标应该是珍珠港,而后是美国西海岸。尽管这些观点不能左右尼米兹,但他必须要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好在华盛顿高层经过解释虽然将信将疑,但不再干涉他的行动。

更麻烦的是,陆军将领不愿意为海军“做嫁衣”,以日军很可能再次攻击夏威夷珍珠港为由,拒绝尼米兹使用陆军航空兵。陆军将领的做法还得到了马歇尔的支持,他也认为,“杜立特空袭”后,珍珠港作为日军报复打击的目标,将首当其冲。

日军将要进攻的阿留申岛,尼米兹认为其防御价值不大,但其毕竟是美国领土的一部分,一旦失守,舆论的谴责就够他“喝一壶”了。于是,他下令成立北太平洋舰队,派出一些老旧的巡洋舰加强该岛的防务。也就是说,该做的样子还要做。

面对种种的“麻烦事”,尼米兹深感“压力山大”。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他多少也有一丝犹豫,一旦自己判断错误,后果将不堪设想,甚至比其好友金梅尔的下场更惨。但尼米兹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冷静而清醒得出的判断,绝不动摇。

他要全力以赴保住中途岛。

尼米兹作为潜艇专家,却对航母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珊瑚海海战中,航母超视距的攻击所带来的震撼,让他认定未来海战的主力就是航母。所以,他要依托中途岛,再次发挥航母的作用,与日军进行一场决定太平洋战争走向的决斗。

而只有4.7平方公里的中途岛,并没有什么防御纵深,要想守住就必须拥有该海域附近的制空、制海权。那么孤注一掷投入哈尔西的第16特混舰队,以及弗莱切的第17特混舰队,用3艘航母协助防守中途岛,就成了尼米兹唯一的希望。

一方面,他亲自登上中途岛视察,指导小岛的防务,并全力满足驻岛美军的要求。一时间,各类兵员、物资纷纷来到中途岛,这个弹丸小岛的驻军达到了极限,尤其是航空兵,更是增加到50多架。尽管都是老、旧机型,但“有总比没有强”。

另一方面,他向中途岛下达了战备命令,守军开始执行密集型战术侦察,潜艇在500公里海域游弋;水上飞机呈“扇形”不间断搜索1100公里范围海域;岛上守军更是做好了防空、防登陆的准备。整个小岛就像是一艘“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

而让尼米兹有信心守住中途岛,在于他有准确的情报。罗彻福特最新破译的日军电文中,不但明确了其进攻时间,而且有详细的作战计划,甚至参战各舰舰长的名字都一清二楚。尽管日军可能将更换新密码,但尼米兹知道的已经够多了。

对于这一仗,尼米兹也有自己清晰的认识和决断。在浩浩荡荡的日军舰队中,最具威胁的毫无疑问是山本的4艘主力航母,因为只有他们具备“荡平”中途岛陆、空防御的实力,也只有他们能为庞大的日军舰队提供空中保护,必须首先除掉。

在他看来,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就要不惜一切代价、集中所有力量尽快摧毁南云忠一的航母。这一条作战原则,深深地印在尼米兹的脑海里,并不断地给属下强调。电影《中途岛之战》中尼米兹说:“我还要第4艘航母”,就是基于这一原则。

反观山本五十六,却计划在这场战役中,由航母舰载机削弱美军增援舰队后,再用战列舰的巨炮将美军残存舰只轰入海底。作为“航空制胜论”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山本将战列舰作为中坚力量,不失为一个绝妙的讽刺。他已经未战先败了。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