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到底有多恐怖?全球变暖后,它反而会长得更好?

此前的研究认为,全球变暖会让热带雨林大幅缩减,并且可能会向热带稀树草原转变,但据最新的研究发现,全球气温升高,热带雨林可能生长得更好!

全球变暖,雨林为什么会长得更好?

班戈大学的联合主要作者西蒙·威尔考克博士于2020年3月份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由于全球变暖,亚马逊雨林地区生态恶化,生态临界点正在快速到来,未来五十年内可能稀树草原化!笔者看到这篇论文时,心里是拔凉拔凉的,这亚马逊雨林真要变成亚马逊大草原吗?

不过最近一篇发表于《科学进展》上的论文提出了和西蒙·威尔考克博士相左的观点,作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皮埃尔·根廷博士,他认为全球变暖有助于亚马逊雨林更加繁荣!

根廷博士称,对亚马逊全流域研究表明,亚马逊热带雨林一些非常潮湿的区域,在空气变得更干燥情况下,光合作用其实是在有限的水分压力下是增加的,此时树木会长出更有效产生光合作用的叶子以补偿水分压力!

根廷博士称他正和同事在利用AI分析亚马逊流域各种气候下的模型,以研究南美洲地区空气干燥程度以及土壤湿度变化如何影响光合作用!并且将和卫星取得的数据一一比对,以验证模型是否可靠。

旱季时亚马逊地区卫星遥感结果

该论文的另一个作者朱莉娅·格林称,此前的研究高估了气候变化对亚马逊雨林产生的碳损失,在亚马逊的大部分地区,森林在温度增加的情况下可以过得更好,甚至在未来很长的温升范围内都将是这样。

雨季时亚马逊地区卫星遥感结果

当然这全球变暖也不可能无限制增加,到达一定阈值后,雨林的光合作用会走过峰值然后下降,尽管雨林在更遥远的未来也将难以承受全球变暖,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亚马逊雨林的自我调节能力远超人类的想象,它绝对要比人类坚持得更久一些!

全球变暖,唯一的输家可能只有人类!

也许这是一个坏消息,但这个坏消息在地质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告诉我们,曾经地球上经历过一个非常温暖的时期,当时连南极都有温带雨林!

白垩纪中期的南极雨林

当时热带海洋的表面温度是35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要高得多,作者之一的诺桑比亚大学的乌尔里希·萨尔兹曼教授称,当时南大片地区原先就是“温带沼泽雨林地区”。

发现温带雨林地区的位置,红色叉叉标记

这里大约是南纬90度区域,现在看来那是妥妥的极夜,但在当时,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夏季平均气温能到达19摄氏度!而且据沉积物研究表明,该地区在当年的降雨量和现在的威尔士差不多。

各位可以简单了解下,白垩纪几乎就是第五次大灭绝前,地球上生物最繁盛的时代,恐龙在当时达到了鼎盛时期,而鸟类已经演化出羽毛正欲展翅飞翔,哺乳类还在密林深处蛰伏,因为强大的恐龙统治了一切!

但一切的一切都在65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中改变了,所有的主宰地球的动物顷刻间灰飞烟灭,只留下了对环境无所求的小型动物和当时还很小的哺乳类,不得不说这真是天意,置于死地而后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6700万年来地球温度变化曲线

当然白垩纪很暖和这事情可不是科学家拍脑袋想出来的,因为德国破冰研究船Polarstern在上图中红色叉叉的位置,提取到了9000万年前,包含“无数痕迹的花粉,孢子和开花植物的残留物”。很显然这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是不会产生的。

研究人员使用了德国破冰研究船Polarstern

地球继续变暖,人类会以什么样的方式退出历史舞台?

地质史上的证据告诉我们,地球曾经很暖和,而且各种动植物也活得很好,当然不是很好,而是要用繁盛来形容,那么全球变暖,人类会怎么样退出历史?全球变暖有诸多后果,下文一一罗列下:

1、海平面上升:结果会是沿海富庶地区淹没,最肥沃土地的三角洲消失,人类可能要饿肚子。

2、海洋酸化,珊瑚生态消失,海洋生物大洗牌

3、冻土带融化,二氧化碳和甲烷迅速释放

4、全球变暖,极端气候增加,台风持续时间增加

5、局地生态变化,传统的渔场和河流可能改变,战争威胁增加

6、生态临界点接近,从量变转向质变。

其实后果很有很多,这些看起来有的没有的影响可能都很严重,每一项后果可能都会“大过滤器”的闸门关得更紧一点,但到底什么时候会出现,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时候可能来自天外,有时候可能来自人类本身。

第六次正在发生?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全球继续变暖,会有新的植物和动物适应新的地球环境,而我们人类却会在这个洗牌中被淘汰,因为我们无法迅速改变,这是为我们之前的改变的地球还债!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