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雪豹的叫声很“魔性”?

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源索加乡布设的红外相机录下了一段关于雪豹的画面,只见一只雪豹行走在被冰雪覆盖了薄薄一层的裸岩地带,在经过一转弯处时,它突然吼叫了几声,正是这段听起来很“魔性”的声音,让人不免觉得惊奇。

其实雪豹的叫声本来就是那样,之所以人们会感觉到很“魔性”,主要是预期认知与事实之间产生了偏差。

由于狮子、老虎等大猫的吼叫声都比较震撼,加上影视作品里面众多大型猛兽的叫声多为咆哮声,人们在主观印象上就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大型捕食者的叫声就该像狮虎那般,但这是不对的。

认知误区:所有大猫都会咆哮

世界上40种猫科动物里面,能够被称之为大猫的主要有狮、虎、豹、美洲豹、雪豹、美洲狮及猎豹,前五种都属于豹亚科,而后两种则属于猫亚科,不少人也将云豹归类为大猫,其实也是不准确的。云豹的体型是豹亚科里面最小的,属于中型猫科动物,不入大猫之流。

由于大多数大猫都能够像狮虎一样咆哮,这才给了人们一个错误的认知,但并非所有的大猫都会,比如猎豹、美洲狮、雪豹均不会咆哮,值得一提的是雪豹又较为特殊一点,下面会讲到。

很多人用能不能咆哮这一条件来区分豹亚科与猫亚科,显然也是不准确的,虽然能咆哮的猫科动物都属于豹亚科,但却不能说豹亚科里的物种都能咆哮,除了雪豹这个例子之外,还有云豹也不能咆哮。

以往人们根据外在形态等因素对物种进行分类,但随着分子生物的发展,这一参考因素就显得不是那么准确了。

比如在过去,雪豹被认为是“单型属动物”,但进入分子领域之后,重新修订的猫科动物分类法里面,雪豹就被归类到豹属里面去了,它与虎的亲缘关系最近。

能不能咆哮?出生时就注定了

老虎能嘶吼,小猫喵喵叫,你知道吗?其实猫科动物究竟怎样叫?早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的,这一技能并不是在后天习得的,只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随着发声构造的逐渐成熟,老虎等动物的叫声跟小时候产生了一点区别而已。

为了弄清楚猫科动物的这一差异,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原来究竟是咆哮,还是如小猫般发出“咕噜”声,主要看发声构造,准确地来说是由舌骨和声带共同决定的。

狮子、老虎等能够咆哮的动物,其舌骨并未完全骨化,且伴有一条韧带,在发声时空气从韧带中穿过,它就会拉伸,进而产生更大的通道,拉伸的越大,声音越低沉,最终与其他发声构造共同的作用下,就形成了咆哮声。

而众多小型猫科动物以及猎豹、美洲狮等不能咆哮的物种,其舌骨已经完全骨化了,灵活性和延展性都比较低,所以无法发出咆哮声。

另外能咆哮的物种,其声带为方形,且内侧面含有透明质酸、纤维蛋白形成的组织;固有层侧面则有较多的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弹性纤维蛋白、脂肪形成的组织。这一特征能使得大猫在咆哮时肺承受较少的压力。

相对于大猫更容易拉伸的方形声带来说,小型猫科动物的三角形声带则要稳固得多,不容易拉伸,那么自然而然地就造就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体系。

咆哮声与咕噜声,就像是两个对立面,能发出咆哮声的动物就无法发出咕噜声,同理,能发出咕噜声的动物也就无法发出咆哮声。

不过上天是公平的,咕噜声虽然没有咆哮声听起来那么震撼、那么有霸气,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咕噜声有治愈的功能,这种咕噜声有助于骨骼愈合以及促进组织再生的功能,还能使人内心感到宁静和舒服,所以当你家的“汪星人”下次再在你身边发出咕噜声的时候,不妨好好享受一下“音疗”吧。

整个猫科里,雪豹的舌骨很特殊

在听到雪豹“魔性”叫声之后,有人给出了解释,说雪豹的声带缺乏弹性纤维组织厚壁,所以无法发出狮虎般的吼叫声。

这种说法其实对了一半,另外一半还与它的舌骨有关,雪豹的舌骨在整个猫科中是最特殊的,仅此一份,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与之相似。

现代猫科动物,其舌骨无非就是上面提到的其中一种,但雪豹的却不属于任一种。它的舌骨虽然已经呈现出了部分骨化的特征,但不如其他动物骨化得那么全面,像是介于未完全骨化与完全骨化之间,这样特殊舌骨,就导致了雪豹既不能像老虎一样咆哮,也无法像小猫一样发出咕噜声。

之前网上有流传出一个视频说是俄罗斯那边拍到了雪豹在咆哮,还给出了一份录音,但仔细听的话那是远东豹的叫声。由于发声构造的原因,雪豹是一辈子都无法发出此类声音的。

在大猫里面,狮子与老虎是吼叫声最震撼的,尤其是狮子,排在第一位,嘶吼一次能输出114分贝的音量,空旷地带直线传播距离达7-8公里。要知道114分贝可是一架喷气式飞机起飞时的音量呀,足见狮吼虎啸的威力。

其实转念一想,雪豹的栖息地类型为高原雪山,一年中大多数时候都被积雪覆盖,有的高海拔地区常年冰封,如果雪豹能吼叫的话,极容易就诱发雪崩,所以还是这种“魔性”声音最合适,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要感叹大自然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