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明明有需求,却不会好好说?怎样向伴侣提要求?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则热搜“张翰 当女生说出想要的时候已经晚了”。我以为他又演了什么霸总电视剧,点进去一看才知道,是他在一档恋爱综艺做观察员,说女生在亲密关系中的心态是“当她说出要什么的时候已经晚了”。        我对这句话产生了困惑,我们女生真的是这样的吗?于是随手转发给了媒体部小伙伴们,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一位作者表示:“虽然我也不想故意为难人,但主动要的跟主动给的能比吗?既然他说爱我,不该知道我怎么想吗?这很难吗?”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编辑当即反驳:“我的天,怎么可能什么都不说我就能猜到!”接着大吐苦水,说自己猜女朋友的心思有多累。

这引起了另一位作者的强烈认同:“哎我男朋友比较像你女朋友的模式,有话不好好说,猜不中就生闷气!可能这个现象还挺普遍的,也不只是女生在关系里需要另一半猜心。”

一旁吃瓜看热闹的我产生了好奇:有需求不直说,另一半真的“够爱就能猜中”吗?在亲密关系里,要怎么做才能恰当表达自己的需要?

于是,就有了今天这篇文章。

先来看看以下这些错误表达需求的方式, 你能识别几种?

第一题

以下哪张图中的女生想让男生现在就给自己买吃的?

?第二题?        以下哪个回答说明其实是女生特别想去日料店吃饭?A. 哎,那行吧。那就在家做饭吧。B. 又不想去,每次有事找你,你都不想去。

第三题

以下哪张图中,男生其实一点都不想收拾衣服?

第四题

以下哪张图中,有人“对对方不满但没明说”?

但ta们不知道的是,什么都不说,有可能反而让ta们显得更“麻烦”。因为需求不会因为你不说就消失,当你不主动表达时,你内心会更希望对方主动发现和满足你的需求,无形中,对对方提出了更高的期待(Priebe, 2016)。

不少人觉得向他人索取,就是给对方“同意”或“拒绝”自己的机会(Tugend, 2007)。这让ta们感到丧失主动权,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

如果对方主动给,或来猜自己想要什么,ta们便掌握了评判对方、决定是否接受对方的给予的权力。这也就是为什么“要来的不香,主动给的才好”。

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被充分给予过,家长常常否定ta们的要求,曾经的伴侣也忽视ta们的心声。现在ta们不想再经历这种感受,所以有什么都不主动说。

但事实上,这种选择是对关系的“想当然”。Ta们将现在的伴侣当成以前会否定自己需求的人,将现在的关系等同于过去的关系。Ta们怀着恐惧将关系的权力抓在自己手里,却拒绝告诉对方:“我希望你怎样爱我”。

每个人都随着成长形成自我系统(self-system),包含我们的感受、想法、需求、期待。那些被外界肯定的想法、需求,会被纳入,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被否定的需求则会被排除(Sullivan, 1953)。

所以,当我们产生曾被否定的想法时,我们会觉得“那不是我”、“我不会这么想”,拒绝接纳这些需求的存在,自然无法顺利地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能不能正确表达需求,反映了我们在多大程度上觉察、接纳自己的需求,以及是否愿意为之负责。伴侣对我们心中所想不言自明固然好,但这实际上是将我们对自身需求的责任转嫁给了伴侣。

没有人天然应该为另一个人负责,最能回应自身需求的,始终是我们自己。

我们从Matthew McKay博士所著的《Couple Skills》一书中,总结出了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需求。

我们建议你在写了1-2周需求日记后学习口头表达。表达时,你要告诉对方这三个关键信息:

情绪产生的场景(context)+关键情绪(key affection)+希望对方做什么(behavior)


来个小练习:

你因为男友最近经常加班不能陪你,失落很久了,本来说好今天早点下班陪你逛街,又临时加班鸽了你。晚上10点多,男友回家,你仍一肚子闷气,他问你是不是不开心,这时你会说:

能正确地提需求,未必意味着一定能被立刻满足。因此我们要设置一个暂代方案,即使对方不能满足自己,我也可以先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对方最近不能陪你看电影,你可以先找朋友一起看吗?对方不喜欢做家务,可能不能帮你洗碗,你可以买个洗碗机解放双手吗?

不过,有暂代方案不意味着你们之后就不需要沟通需求,它只是协助你先应对好当下的困难,直到下一个合适的沟通机会出现。

KY作者说:

我想,我们常常不明说自己的需求,也许正是因为我们对亲密关系抱有美好的期待,希望自己被对方深爱、了解,彼此心意相通。

而达成这种状态,恰恰要建立在一次次对需求的正确交流之上,借由这些需求,我们得以了解对方、磨合感情、明确关系前进的方向,实现与彼此坦诚、舒展的共舞。

希望每个在看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好好聊需求,甜甜谈恋爱。

References:

Gilovich, T., Savitsky, K., & Medvec, V. H. (1998).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biased assessments of others' ability to read one's emotional state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2), 332.

Long, J., Long, N. J., & Whitson, S. (2009).The angry smile: The psychology of 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in families, schools, and workplaces.Pro-Ed.

McKay, M., Fanning, P., & Paleg, K. (2006).Couple skills: Making your relationship work.New Harbinger Publications.

Sullivan, H. S. (Ed.). (2013).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Routledge.

Tugend, A. (2007).Why is asking for help so difficult?New York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