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其中有科学依据吗?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从生命在于运动角度讲,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万事都要讲究“度”和“时间”,就是说有些事情会有“过犹不及”的时候,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需要的量也是不一样的,尤其是“饭后运动”这件事,对于不同的人,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

饭后至少半小时再运动,这是目前人们对这一问题的共识,我们都知道,我们在进食的过程中,消化系统开始进入工作状态,身体的大部分血液都要流向它们,这样才能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过早的运动,会让血液流向四肢,如果长时间坚持,慢慢就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并且降低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最后影响我们身体的能量供给,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在正常的情况下,饭后不仅不适合运动,尤其是量大的运动,也不适合立刻进入工作状态,过早地进入工作状态,血液会把大量的营养输送到大脑,原理同四肢运动是一样的,因为消化系统的供养级别是最低的,只要大脑和四肢有需求,血液循环系统会主动把大量的营养送给大脑和四肢,这样就会导致消化系统在“饥饿”的状态下工作,时间久了自然会生病,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饭后静卧半小时是最科学的做法,一日三餐后,一定要给自己留出静卧的时间,让身体放松,头脑也尽量放松,让身体把集中精力进行消化吸收,等到能量满满了,再开始工作和运动,这样的习惯不仅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还能让自己工作和运动时能量充足,提高工作效率,是属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行为。

饭后过早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不仅没有丝毫的好处,还会引起“阑尾炎”等疾病,对身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是古人通过观察生活总结出来的,他只是描述了这个现象,并没有说明强度和时间,其实是会误导我们的,什么时间开始走?多大的强度?这些都是非常讲究的,否则就会出现“过犹不及”的问题。

?其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讲法还有很多,“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饭后走百步,不用去药铺”,但是我们要学着灵活应用,不可盲目照搬,我们古人还讲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分析和判断,比如我们日常饮食,如果吃了大量难于消化的肉类,这样的情况,在饭后半小时,最好有一些量的运动,否则很容易造成食物积压,营养过剩的情况出现,如果通过运动把这些营养消耗掉,达到身体营养的平衡,这样就不会导致肥胖和因营养过剩带来的“富贵病”;反之如果我们吃得已经很清淡和很少了,此时再进行过量的运动,就会导致摄入和消耗的不对等,会有营养缺失的现象发生,也是一种不平衡。

生活的智慧,其实就是寻找一个平衡点,无论是摄入和消耗,静动之间都需要,过去我们见到修自行车的手艺人,他们都会把一个空的自行车圈,挂起来让它旋转,其实就是在告诉大家,他调出来的车圈绝对圆,是平衡的,可以在最小的力下,一直运动下去,这是手艺高超的表现,生活的智慧同样如此,虽然无法看出来,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一个状态,无论是身体的体重,还是相貌上,都是变化不是很大,而有的人一旦结婚或者过了四十岁,就开始出现水桶腰,大肚子,其实都是生活不健康的表现。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要科学,而科学的依据就是找到平衡点,饮食的平衡、运动的平衡、包括收支的平衡,情感的平衡、心理的平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获得健康的必备条件,当然寿命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遗传,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就像不同的动物都会有不同的寿命一样,其实也是生活方式带来的。

猪好吃懒做,寿命最短,而骆驼看似生活条件艰苦,吃的又是灌木,又硬又干,沙漠上昼夜温差又大,远没有猪圈来的温暖,但是它的自然寿命要远大于猪和众多家畜。可见吃什么?环境不重要,如何选择生活很重要。

我们在追求长寿的同时,不要忘记生命的价值,过一段有意义的生命,才应该是我们最该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