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御花园建于哪个朝代,有什么独特的植物?

北京故宫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明朝时称其为宫后苑,清朝时才被称为御花园。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汉族园林建筑,曾有过多次增修情况,但依然保留着当初建造时的基本格局。整个御花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约12000㎡。园内生长着松、柏、竹等之植物,使得园林显现出四季常青的景观,实现了汉族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关于北京故宫御花园的故事不是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连理柏”的传说。相传这个连理柏是在清乾隆间种植,它也是御花园中唯一的连理柏,目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古树。这个连理柏主要由两株古柏组成,最神奇的是这两株古柏的主干恰巧跨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双干是倾斜生长的,只有上部相交缠绕在一起并融为一体,从远处看就是一棵树,这也成为了故宫御花园一道独特的风景,受到不少有人的喜爱和追捧。

每当游客看到这个连理柏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个疑问,这个连理柏到底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为的。其实连理柏既可以天然形成也可以人工形成。天然形成的除了要将两棵树种得比较近之外,还跟天气和运气有很大的关联,当这两棵树由于常年风吹雨将树皮都磨掉后,因地上或者底下的根交叉长在一起,慢慢形成一种独特的生长方式,这就是天然连理柏。人工连理柏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但不需要太大的运气在里面。据说古代就有一些杰出的园艺大师通过人工靠接的手法培育出连理柏。

这种方法就是将两棵靠在一起,大小相似的树的树枝皮用刀刮掉一部分,再将它们的两个枝条靠在一起并用油布裹严,等到一定的时间之后,这两个枝条就长到一起了,这时候解开油布让其自然生长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