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意外跌落电瓶车,父亲用踹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前几天,小编看到《中国青年报》的一则报道,十分愤怒。

那是下着大雨的湖北宜昌街头,家长穿着雨衣用电瓶车载孩子去上学。因为电瓶车的起步速度较快,后座的孩子一时没有抓稳,就从电瓶车跌落了。

所幸的是,孩子并没有受伤,她很快地从地上爬起;

所不幸的是,家长的做法实在让人心寒。

载着孩子的家长,竟然粗心到没有发现孩子跌落,仍自顾自地往前开,小女孩只能飞速地追赶。后面的司机看到这一幕,于心不忍,放慢车速一路护送着孩子,还狂按喇叭提醒家长。但当已经过了路口的家长终于发现孩子跌落,孩子也终于赶上家长,她等来的却是家长的一脚踹开。

被踢翻在地的孩子瞬间委屈得大哭,一路护送孩子的司机怒了,他将行车记录仪拍下的视频发布到网路上,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怒了,纷纷指责家长这种暴力行为,并且向宜昌高新区交警大队报警。

警方根据视频进行搜索,没有联系到家长,只联系到后面拍视频的人,他告诉警方,是家长以为小孩自己下来然后跑了。路上跑很危险,家长就心急了。

这样的说法,我相信大家也都不会买账。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固然重要,但因为心急,就可以不先看看孩子有无受伤,而是一脚踢翻孩子?如果孩子因为被踢翻而造成二次伤害,那家长是要后悔还是把锅再甩给孩子?

雨天用电瓶车载孩子,本身就应该特别小心,不仅起步的速度要慢,行驶的速度也不能过快,以免造成意外。视频中的小女孩没有受伤是侥幸,万一她跌落的时候头部碰到了路上坚硬的石头,或者刚好有一辆急速行驶的汽车,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我们可以试着理解家长,他或许是出于担心,害怕孩子缺乏安全意识可能造成大伤害,故意用暴力的方式让孩子记住教训。但在把孩子踢倒在下雨天的泥泞路上,不也反应了家长自己安全意识的极大缺乏?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家长应该先学会爱孩子。只有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她才会真正信任你,对你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能真正地听进去。我在给我女儿添加辅食的时候就很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一开始因为没有接触到母乳外其他食物的味道,她很害怕也拒绝食物,但随着她稍微长大一些,对妈妈的信任感也更强了,她就开始慢慢愿意去尝试,尽管她还只是个小婴儿,但她已经懂得爱她的妈妈要她吃米糊是有理由的。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家长也要做好榜样。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喜欢模仿的对象就是家长。家长要先律己,才能育儿。比如过马路的时候一定不要闯红灯,教会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一定不要刷手机,教会孩子远离易燃易爆物品;遇到陌生人问路的时候保持警惕,教会孩子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情商极高的台湾艺人侯佩岑,曾在《奇葩说》里被问到有什么育儿经验,她随口就答“要听妈妈的话”。这看似一句玩笑话,却也是很实在的一句话,孩子一般都是跟着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家长引导很关键。家长可结合案例对孩子进行教育,形象具体的例子远比直接的说教更容易触动孩子,孩子也会更积极更愿意地听父母把话说完。同时,家长也要懂得启发孩子思考,适当跟孩子互动,比如问问孩子案例中的人因为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怎样就可以避免等等,让孩子在思考中不断加深安全的意识,同时也从孩子的回答中,发现孩子安全意识的薄弱环节。

育儿路上,犹如学习武功秘籍,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和套路,需要家长根据自家娃的特点和不同的情景模式,灵活使用不同的招数,可以说无招胜有招。但不管你练习的是哪个门派的武功,你总得愿意牺牲时间和精力为了孩子去修炼。当妈后特别受不了看到类似的报道,真的很想对那位一脚踢翻孩子的家长说:

孩子的安全教育,其实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要教会孩子有安全意识,懂得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另一方面也是要家长做到监护人的责任,爱孩子并且保护孩子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