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女诗人格丽克:我不会有任何朋友了

文|颜小二述哲文

“诺贝尔奖”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是至高的“荣誉”,但对许多“获奖者”来说,可能也会成为“烫手山芋”一般的存在。

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灵魂为“人类”留下了些什么,然后人类以“诺贝尔奖”为馈赠。

“奖”是纯粹的,但是注视获奖者的“目光”,却因“人性”,有了那么一丝“杂色”。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莫大的荣誉对于许多“思想者”来说,可能会让他们忧心。

于颜小二看来,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便是这样一位忧心“荣誉”的“思想者”。

知道获奖消息后,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说:

“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我不会有任何朋友了’,因为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是作家。”

在谈及自己“最关心”什么的时候,她说:

“我关心的是保护我爱的人的日常生活。”

有人穷尽一生、用尽各种手段想出名;而有人有震惊世界的才华,却害怕这份才华带来的“荣誉”会夺去自己以及身边人可贵的“平凡”。

只有最纯粹的作品才能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继而打动人心。而这类作品的创作,需要纯粹的“灵魂”。

纯粹的灵魂并不惧怕“鲜花”一般的“荣誉”,但可能无暇顾及这诱人鲜花背后千万双“渴望的眼睛”。这些眼睛里,有“蠢蠢欲动”之说不出喜怒、分不清善恶的人性。

对于“女诗人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后担心失去朋友”这件事,颜小二看到一个网友的评价挺深刻的,他说:

人们容易接受陌生人的好运,却无法接受朋友的幸运。

虽然有些悲观,但是女诗人格丽克的“忧虑”里面,未必没有这样的“成分”。

还有一位网友的态度则截然不同,他说:

这不是坏事,请不要悲观,能与你分享喜悦的才是真正的朋友,要对自己有信心。

这位朋友十分乐观,也是我们为人处世,面对宠辱时,需要有的“乐观”。

但是,于颜小二看来,若想真能以这份乐观从容应对世间“宠辱”,如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一般,懂得“荣誉暗含风险”这一点,是第一步。

“露易丝·格丽克”并不是第一个将“名利荣誉”看做“麻烦”的第一人,颜小二记忆里,道家庄子在这件事情上,可能做得更加决绝。

据记载,庄子在世时,他虽然低调,但是还是太有才,以至于声名远播。楚国的楚威王听到了庄子的盛名,便派人带上礼物和重金,请庄子去楚国当宰相。

面对满脸是笑,手捧重礼的使者,庄子不为所动,他摆了摆手说:

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我志焉。

历史中,庄子将楚国使者带来的重金、以及楚王承诺的“高位”,当成一种会“污”了自己的“浑浊之物”,比起重金高位,庄子更趋于选择污浊的乡间小渠,因为那里没有朝堂上“尔虞我诈”的“束缚”,这乡间满是淤泥的地方,与人心浑浊的是非之地比起来,在庄子心里,确实“干净不少”。

庄子并非避世,而是不愿涉足私利下“争端”,他在追求一种“清净”。

清净的生活,洁净的“修养”。

当所有人把“获得财富、名利”当成人生意义的时候,庄子对此嗤之以鼻,他眼里生命的意义或许便是获得身心和谐的自由。

或许从庄子的“清净”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些与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面对诺贝尔时相似的“坚持”。

女诗人在面对《纽约时报》采访时说的一席话:

在我的一生中,要处理这种特殊事件似乎是极不可能的……我不喜欢采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一个隐居者。

一个享受“平凡生活”的诗人,怎么会是隐居者呢?

但是人世之中,人心之下,聚光灯下的人,因为“曝光”过度,不管自己愿不愿意,身不由己的“利益纠葛”也不是自己三两下就能轻易挣脱的。

荣誉或许真的可以给人带来麻烦,但是,坚守本真,以乐观心态拥抱“世界”。以“清净”的内心宠辱不惊,无论是“辱”还是“宠”,跨越过去,或许便能获得“别有洞天”。

严正声明:本文仅由颜小二述哲文发布于百度知道,冒充、搬运等侵权,发现必究。

参考:《庄子》、《露易丝·格丽克在得知获诺贝尔奖后:“我不会有朋友了”》等。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两周内),喜欢请点赞收藏哦。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