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日军为何打不进陕西?

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在上世纪三十到四十年代时,发动的一场不正义的战争。日本帝国侵略者不顾道义,进攻我国,对我国百姓进行残酷的屠杀,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创伤。不过中国人是无法被打倒的,日本侵略者最终在神州大地上遭遇惨败,最后带着狼狈退回自己的小岛上。

在日军进攻之初,就选取了先取沿海,再图内陆的战略方针。当时我国沿海地区全部沦陷,中国军队不得不撤进内陆,再图反攻。日军则是节节逼近,在沿海及内陆省份烧杀抢掠。不过日军怎么进攻也好,就是打不进陕西。

陕西到底有何法宝,可以阻挡日本侵略者的脚步呢?

一、地势险峻、交通不便,难以保证后勤补给

陕西位于黄土高原,地势十分险峻,而且接壤多个省份,沟通东部与中部、西南与西北,地理位置很重要。对于日军来说,他们攻下沿海,进图内陆时,当然不会放过陕西。

可是陕西地势高而险,山地盘缠错节,进攻很不容易。就算要进攻,得先越过黄河,然后攻克潼关,可是日军的机械化部队在陕西这一险峻复杂的地形难以展开,进攻难度大大增加。

我国的西北、关中一带,在当时很落后,交通十分不便。沿海地区开发得早,所以公路、铁路修建的多,日军可以在这些地方快速行军、运输武器装备,但是在陕西没办法。

再说了,落后的陕西难以为日军提供足够的补给,更没有充足的工业基础,对于日军来说,不是早期的优良进攻目标。于是在日军尝试进攻陕西无果后,基本上就放弃了。

二、陕西及周边有军事上的阻碍

由于陕西的地理环境,日军要进攻,只有两条路线可以选择。一条是经山西,从正面进入陕西;一条是绕道内蒙,迂回进攻陕西背后。

对于日军来说,绕道内蒙太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了,所以进攻山西就是他们的选择。当时的山西属于军阀阎锡山的地盘,而且经营了很多年。

阎锡山本是地方军阀势力,国民党政府建立后,他加入南京一方,不过依然是山西的土皇帝。虽然阎锡山打仗的本事很一般,但是地多兵广,粮草充足,武器装备也都过得去,加上盘踞多年,占据地利、人和,日本军队要打下来也是不容易的。

就算绕过阎锡山,也得冒被他抄后路的风险。再说了,抗日根据地有效牵制了日军对陕西、山西等地的进攻,使得日军难以发动全面进攻。

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陕西有国军的部队,也有共军的部队,更有革命的火种——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前文说到,工农红军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有效牵制了日军,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更是中国农民、中国红军抗日日本侵略者的最有力后盾。

事实上,日军为了攻克陕西,发起六次飞机轰炸攻击。不过在八路军留守警备团的坚守及英勇抗击下,日军终究无功而返。

除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红军战士,在山西还有贺龙,聂荣臻,杨成武等部队进行敌后游击,他们可不是阎锡山这种老乌龟,他们会配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同袍,一起抗击日军对陕西的进攻。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就是一块日军啃不下的硬骨头。

四、日军过于分散,难以集中兵力打陕西

神州大地,幅员辽阔,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可谓是一望无际。日军侵华,早有预谋,他们也知道难以一口气将中国吞并,于是他们先谋取东北,成立关东军,再慢慢蚕食。不过日军的全面侵华,始终难以集中兵力,毕竟他们选择了先取沿海的策略,这就导致日军过于分散,从东北到东南,呈线性分布。

陕西本就不好打,分散兵力的日军更难打下来。如果日军能集中兵力攻打,那么陕西倒是危险了,可是日军战略上的错误布兵,让他们犯了兵分则弱的兵家大忌。所以分散的日军难以攻克陕西,反而被中国战士打回去了。

综上所述,日军在抗日战争中,始终难以攻克陕西,是因为日军失了地利与人和。当然,当时陕西的贫瘠和落后,倒也在某种程度上“帮”了自己一把。然而天理昭昭,是非早有定数。日军侵华是一场不正义的战争,是邪恶的一方,所谓邪不胜正,他们终究不会是中国军民的对手,进攻陕西的失败正好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