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黑色喜剧,总票房赶不上《一个勺子》首票房,评分却相反吗?

看了很多大陆电影,得心发现有二部电影很有意思,很多看过的人都称他们属于黑色喜剧,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我想,你们看过之后感触应该会更深,尤其是对《一个勺子》这部电影,更奇葩的是,其中一部电影至今总票房也只能跟《一个勺子》的首日票房相比,但是评分却相反,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钢的琴》,今天得心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二部电影为何这么奇怪?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一、《一个勺子》:

1.啥是勺子?记得十多年前在火车上,有一大叔说,来新疆一年,弄明白两件事,其一是明白了为啥吐鲁番白天不上班,非要大清早和大半夜上班;其二是明白如果有人喊你勺子,那是骂你傻。一个人的自作聪明在别处没准就是勺,无所谓谁勺谁不勺。人生就是这样,我又不是诸葛亮。不信?你把挡风面罩带上试试……,很多人都说这海报和电影画风完全不符,主演在电影里根本认不出。王学兵全程只有背影。大头哥和拉条子的对戏每次都在车上,很有意思。一个是精明利己的现代人,一个是老实呆脑的村里人,形成鲜明对照。电影开头可笑,一个莫明奇妙喊人妈的傻子,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可气,台词句句讽刺着老实人反而活不好的世道。故事框架形式感很足,方言也值得鼓励。

2.荒诞的故事里透着一股浓重的黑色幽默感,故事虽然有些小瑕疵,但对影片的影响不大,演员的出色发挥,特别是身兼导演和主演的陈建斌的表现非常出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看完这部片真是对陈建斌另眼相看,原来他在我看来不过就是个比较闷,习惯皱眉叹气演戏的演员,一个勺子看了有十分钟就觉得陈建斌作为导演和演员都有点意思~现在这社会,人好就是傻子,宁愿当骗子,不愿做傻子。你呢?

3.以为标题是象征意义结果是一个谐音土语。农村题材表现单纯窘迫弱势的主角似乎是万金油……但是不管人物的哲学和脑回路都肤浅简单。农户不应该有一些冬活和生计要维持嘛。糟糕的自以为是描述,真正的农村在哪里呢?永远在大众视线之外,怕是农村的年轻人也不愿意提起吧!也许是个好小说,但是未必适合改变成电影。还好不是在电影院看的。不过也是昏昏欲睡。有点意思。不够精彩。不过,西北风土人情倒是表现得很真实。

二、《钢的琴》:

1.《钢的琴》:以克制的情绪和风格化的语言讲述了一段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与无奈生活中的抗争与和解,画面色调与氛围同我记忆中的肃杀的北方冬天几乎一样,张导很有想法,许多镜头都颇值得玩味(比如王千源与前妻在废弃旧车站前的对话),故事架构上缺少了些戏剧冲突,情感张力似乎不足,但并不影响叙事与表达,表演也是大大的加分项,秦海璐给这部粗粝的男人戏平增许多温暖与热情。

2.又过了一遍,还是辛酸。无力的挣扎和执着的意志,在衰败的时代中创造着只属于自己的奇迹。有的人说这是一部关于父爱的电影,在我看来,这与父爱无关。在一片破败萧条的景象里,一群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中年人,收入不高,事儿不多,就这么不痛不痒地活着。那架横空出世的钢琴,最终做得怎么样其实并不重要,正如男主角说的,大家走到一块,一起做个事多好啊。生活不一定每时每刻都有深刻的意义,对于有些人,生活的意义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那个事看上去无比荒谬。那架钢做的琴,代表着这些人曾经追寻过的理想,也是那片废墟上升起的新希望……

3.看了《钢的琴》你会发现,这导演还是那么喜欢和时代保持着审视的距离,却又那么懂得笑看被遗忘的底层人生,喜欢那种独特的幽默,喜欢那些沉稳而没完没了的镜头平移(包括一次下沉),喜欢动不动就有苏联人在唱,喜欢听话的大狼狗。没想象中那么库斯图里卡。被进步的时代抛弃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为别人付出,实现价值。院线上映版被剪得有些粗糙,但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出色的摄影以及苏联音乐等都已足够使之成为年度迄今最好的华语佳作。烟囱倒塌后桂林一个人在厂房里拉琴,女儿最后坐在了钢琴前,好几场这样的戏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这也许是为什么评分那么高的原因吧,至于票房也许是那个年代钱很值钱,你认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