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看不见摸不着,为什么科学家说“力”也是一种物质!

区分“概念”和“现象”

要想了解“力的本质”,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到底“力”是从哪来的?

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之前,就已经有学者在探讨“力”。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人能够给“力”下一个规范的定义。一直到牛顿的出现,这个局面才得以改善。牛顿也是第一个给“力”做准确定义的人。在牛顿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当中,牛顿给“力”下了这样的定义:力是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或形变的根本原因。牛顿第二定律中甚至给出了力的表达式F=ma。

不过,牛顿也不是平白无故就提出这个理论。他其实主要是基于“现象”。说白了,他是看到了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现象。于是,基于现象,把这种“相互作用”命名为“力”。所以,如果我们要探究力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本质上其实就要搞清楚“相互作用”的本质是什么?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关于这个问题,从牛顿时代之后,200多年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不过,到了20世纪初,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蓬勃发展,以及人们对微观世界的逐渐了解。在上个世纪50年代,经过一代代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家们逐渐建立起了一套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那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到底是什么?又和“力”有什么关系?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们就开始寻找万物的本源,并且指出了一条明路:通过研究万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来研究世界的本质。但是千百年来,由于实验仪器一直无法涉足微观世界,因此,这个方向的进展几乎为零。

后来,在上个世纪,科学家利用加速器(粒子对撞机),也就是纯粹用“撞”的方式,撞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他们在极其短的时间内,发现了许多粒子和微观世界的一些物理学现象。

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宇宙中不仅存在着万有引力和电磁力,其实还存在着其他两种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而且其实弱相互作用可以改变粒子的种类,这和牛顿当初给“力”下的定义是有区别的。因此,科学家认为“力”的概念其实不够用了,而应该用“作用”这个概念。因此,宇宙中实际上存在着四种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引力相互作用。

其中,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是作用在原子核层级的,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引力相互作用之外,剩余的作用其实都是电磁相互作用。

除了四大作用之外,还有100多种粒子,这些粒子又该如何安放呢?

科学家把这些粒子进行的分类,其中有一部分叫做费米子,说白了它们就好像构成世界的最小粒子,比如:夸克,电子,中微子等。但是这些粒子需要最终被粘合起来,才能够构成万物。而起到这个作用的其实就是四大作用。那四大作用又是如何实现呢?

它们其实是利用“场”,比如:电磁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磁场。而场其实与实物粒子是一样,都实实在在存在的物质,它也具有粒子性。于是,科学家提出了玻色子概念。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玻色子”传递,还拿电磁相互作用举例,它是通过虚光子来传递的。基于这样的方式,科学家就微观粒子安排得明明白白,并且还找到了赋予粒子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因此,玻色子实际上可以认为是这个世界的粘合剂,把费米子粘贴在一起,就构成万物。

“力”的本质

基于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认识,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力”的本质就是“相互作用”的本质。而按照如今的物理学理论,“相互作用”是通过“玻色子”(场)来进行传递的。所以,“相互作用”其实也是一种物质,比如:强相互作用通过胶子来传递,弱相互作用通过W玻色子和Z玻色子来传递,电磁相互作用通过光子来传递。

至于引力相互作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把引力场量子化,按照广义相对论,引力相互作用的本质是时空的弯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