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一个不纠结的人?

文|吕姑娘

我们来想象下以下几个场景:

去星巴克喝咖啡,大杯拿铁32元,加3元升超大杯,你要不要升?

和别人约会早到了半小时,你会打一会游戏,还是看一会电子书?

去餐馆吃饭,是点以前经常吃的菜,还是服务员介绍的新菜?

你30岁了,明知道继续呆在现在的公司没发展没前途,但让你辞职你又不知道干吗,你怎么办?

如果有两个男生追你,一个家财万贯,但是长相一般,没有心动的感觉;另一个英俊帅气有才华,性格温柔,就是没钱,你选哪一个?

………………………………………………………………………………………………………………………

通过以上场景,你会发现,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面对选择时,我们都会感觉到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绪,叫做纠结。

有人说,纠结是最高的成本。那纠结到底是咋回事?我们怎样才能在面对选择时可以不再纠结?

关于纠结的解释五花八门,但背后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规律,那就是--一切的纠结,本质上反映出的都是你的决策水平不足。

这话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两个骰子,一个5,一个3,请你选一个点数更大的,你选哪个?

面对这样的选择题时,你会说,这不是傻子问题吗?当然选5啊。

好,为什么面临这样的选择题时,你不会纠结呢?因为你的决策水平足够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再举个例子,高考没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你会选择再复读一年,还是宁可去上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三流大学?

这个问题是不是有点难了?你是不是得纠结一下?它是不是在考量你的决策水平?

所以,要想成为不纠结的人,你得建立起自己的决策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你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那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决策系统,在面临选择时不再纠结呢?你需要做到以下二方面:

一、定标准

纠结让我们看似在做选择,其实是在找标准。

如果标准能确定,可以像掷骰子那样被量化,我们就不会存在纠结。

所以,面对纠结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定标准。

比如以去星巴克喝咖啡为例,大杯拿铁32元,加3元可以换成升超大杯,你升还是不升?

这时,如果你的标准是性价比,那你就升。如果你的标准是适量,那你就不升。

当你和朋友约会早到半小时时,你选择打游戏还是看电子书?

如果此时你的标准是休闲,那么你就打游戏,如果你的标准是成长,那你就看会电子书。

再比如,你已经30岁了,在面对继续留在没有前途的公司工作,还是毅然辞职,你给它定个标准。

如果你的标准是保守,那你就继续留任,如果你的标准是奋斗,那你就辞职。

所以,要想不纠结,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定标准,按标准来比对和决策。

那有哪些要素可以作为标准来比对和决策呢?你需要思考以下2点:

1、终局思维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当回顾往事,你会发现有一些在当时你认为是重大抉择的事情,你过了十年后再看,你会发现它不算什么。就像十年前我在纠结是离开中石油还是选择回老家带孩子时,当时很痛苦,可现在回首看这件事,真不算什么。

一件事情,我们放在当下,会觉得难以抉择,但是你把它放进时间长流这个尺度中去考量时,你就会发现做出选择并不难。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总会纠结自己是做自己喜欢但钱不多的工作好呢,还是做自己不喜欢但钱多的工作,看上去很难选择,但是你把它放入时间长流这个尺度中去想“这份工作我愿意干一辈子吗”?答案就豁然开朗。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纠结是因为容易掉入漫无目的长远、考虑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但我们如果能够学会从终点出发来倒推现在该怎么做,更容易做出选择。

2、选择那些不变的核心

最近几年,知识付费很火,很多人看到写文章赚钱,就去写文章;看到搬视频赚钱,就去搬视频;看到直播很火,就去开直播,忙忙碌碌下来,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也交了不少的智商税,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赚到多少钱。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变来变去的形式,看不到这一切不变的核心还是做内容,如果你的内容不好,不管是写文章、做视频还是开直播,你会发现,你都赚不了钱。

很多人在选择时会流于形式,纠结于做什么才好,他们看不到真正的核心是那些不变的东西,这才是抉择时该考虑的依据。

就像指南针为什么能成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就是因为它不会变,不管你在陆地、森林还是海洋,它永远指向南方。

再比如,如今时代,社会剧烈变化,很多人会纠结于选择哪种行业安身立命,这个时候,你该思考的不是这个行业有多赚钱,而是这个行业它给社会提供的需求价值会不会产生变化,就像衣食住行行业,只要人类还存在,这些行业就永远不会消失。

所以,当我们纠结时,我们要去选择那些不变的核心,这样你才不会选错。

二、分清什么是运气,什么是决策能力

成功学和鸡汤学会告诉你,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成功;只要你坚持,你就可以成功。它们不会告诉你,成功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产物,是运气使然,而不是努力和坚持的结果。

就像2003年的非典成就了阿里,2012年北京的一场大雪让滴滴活了过来,这些都是运气成分使然。

再举个例子:

现在,你的人生面临了两条路可走,一条路经过你的分析,成功率是65%,另外一个路成功率是35%,你选哪个?

很多人说,我肯定选第一条呀。但我们做个最坏的打算,你选的第一条路没有成功,而选择走第二条路的人成功了,你是不是会懊悔万分“我当时为什么不走第二条路,这样我也能成功了”。

如果你有懊悔的情绪,那你就错了。

因为普通人决策,会根据结果的好坏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决策系统,结果就是自己的决策系统被改得乱七八糟,像个墙头草一样,成功的机率越来越小,最后只能拼运气。

而高手决策,不在乎结果,只在乎自己的决策系统和概率,只做概率大的事情,剩下的交给运气,哪些最后结果不好,只能代表运气不好,而不能代表其决策水平低。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的运气一直很好,但我们能保证尽量让自己的决策能力一直在线。

要想成为不纠结的人,我们得杜绝两种思维--墙头草思维和结果思维。

如果因为一点成败,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决策系统,从而根据结果调整决策系统,那么到最后你只能变成一个赌徒,成为只拼运气的人,这就是墙头草思维。

如果你结果好,你就相信你的决策;如果结果不好,你就怀疑自己的决策,忽略了其中运气的成分,那你也只会变成一个赌徒,这就是结果思维。

你得拥有一个正确而坚定的决策系统,不能因为结果的好坏随意的调整决策系统,当你失败时,你要认识到这是运气的错,而不是决策的问题,这个才是提高决策水平的根本途径。

人生就是一场大赌局,我们每个人都是赌徒,有的人只凭运气,有的人除了运气,还有信念和智慧。

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在《未选择的路》中写道:

树林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人迹罕至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这句话告诉我们“成大事者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