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与外向者的较量,哪一个更好?

做招聘工作很多年,发现有很多来面试销售岗位的人之所以想做销售,是因为觉得自己性格内向,想通过做销售来锻炼自己,让自己的内向性格能够变得外向起来,在他们眼中外向性格是通向成功的砝码,而自己性格内向在社会上是吃不开的。遇到类似的事情多了,我不禁忍不住就会想:“做销售真的能把内向性格变得外向吗?内向者就不能做销售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还得了解一下什么是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

一、 内向性格与外向性格的由来

外向和内向这个概念是荣格在1921年的《心理类型学》中正式提出的,荣格认为,这两种特质的区别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的能量指向内部,因此他们对内心世界更感兴趣,更安静,喜欢独处、自省和思考。

外向的人通过与外人的交往来获取能量,而内向的人则需要通过独处来获得心理能量。因此,内向的人喜欢独处,并不是在逃避什么,只是在为自己充电。

想了解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我们可以把自身比喻成一节电池,当电池耗尽需要充电的时候,你的充电方式是倾向于安静的一个人呆着,还是赶往另一场聚会以此来作为充电方式。如果你的答案是前者,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是内向者,答案是后者,那么你更可能是个外向者。内向的人更喜欢独处,而外向的人喜欢人多的环境,喜欢跟人交流。独处会让外向的人感到很无聊。

当然,所谓内向、外向不能绝对化一概而论,很多人在一定场合中表现出外向,在另一些场合中表现出内向,直接给人贴一个内向或外向的标签,就过于简单粗暴了。按照心理学家的统计基本是这样的——大概有1/3的人,是强烈的内向或者强烈的外向,剩下2/3的人是处在中间地带的,有时候内向,有时候外向。

二、 这个世界上内向与外向的人哪个更占便宜?

1、结论:这个世界上外向的人更占便宜。

当今社会,我们面临人口激增、节奏加快的现实,对我们而言,其实并没有时间跟陌生人有什么深入交流。我们需要在30分钟的面试里面判断一个人,在5分钟的相亲里面决定是否继续交往,甚至连学校招聘也会看重社交经历。所以,善于侃侃而谈、喜欢与人相处的外向者更容易脱颖而出,更容易让别人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而喜欢深思熟虑才会抛出观点、热爱独处的内向者的才能却并不容易被发现。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研究,让一群人坐一起讨论问题,然后大家投票从中选一个人当领导。你猜最后是什么样的人当选?是发言水平最高的人吗?不是,是第一个发言的人。只要你争取到第一个发言,或者你发言的次数特别多,那么别人就会感觉你像个领导。如果你在讨论中默默不语,别人不会认为你有深度,大家只会觉得你可能并不怎么聪明。这么一来,最后当上领导的显然更多的是外向的人。外向的人因为外向获得了更多当领导的机会。

2、外向者的关系网更大

有人拿IBM公司所有员工做了一项研究,研究统计了每个员工的电子邮件地址簿上有多少个联络人,再看看这个人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怎么样。结果发现,联络人越多的人,工作效益就越高,而且还算出来,平均而言,你每多一个联络人,能给公司带来948美元的收入。

所以,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特别是在如今这个时代,就连毒贩子都特别需要关系网。有一个研究就发现,一个毒贩子的关系网越大,他的生意就越好,而且与此同时,他也越不容易被抓住。

关于这一点,你想想似乎也有点儿不合理,毒品生意做得越大,不是越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吗?我们知道关系网里有“强联系”和“弱联系”。强联系就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弱联系就是不常见面的认识的人。有种社会学理论说,最有价值的信息,往往是弱联系提供的。所以道理是毒贩子想要纵横江湖,两种联系都很重要——弱联系可以给他带来新的生意机会,而强联系则可以在警方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时候给他通风报信。

这一点正符合 “六度空间理论”,它告诉了我们人际关系网络的威力有多强大,一件事情要想干成,20%取决于你的专业能力,80%取决于你的人际关系。

那既然这样,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内向呢?

三、内向者的力量

外向者的职务可能更高,获得的奖励也可能更多,但如果你考察人的真实水平,水平最向的人反而是内向者。

比如,创立了Facebook的扎克伯格;

比如,创立了QQ的马化腾;

比如,微信之父张小龙;

再比如,乔布斯、巴菲特等。

这些人大部分人都知道,他们设计的产品大部分人也正在使用着。然而,就是这样三位做出了覆盖亿万用户的社交产品的牛人,却是三个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甚至有点社交障碍的人。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社交产品,就是用来社交的,为何却是由这些不爱社交甚至不太懂社交的人做出来呢?

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来看,内向的人比较不会推销自己,所以安静的性格让他们可以更多思考、更加有同理心、更加敏感,从而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别人,擅长深入分析等等。正是因为如此,这几位内向产品的产品经理,才能安静地躲在网络背后,专注地观察和分析,每一个用户的社交数据,挖掘出用户真正的体验和爱好。

不仅仅是马化腾、张小龙和扎克伯格,有调查显示,成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在青年时代常常生活在社交网络的边缘——没有多少朋友,大部分时间都是独处的。这可能是因为刻意练习、刻意练习要求在正确的方法下单独训练。有人调查了小提琴音乐家是如何提高水平的,90%以上的人都说,提高水痘的关键在于自己单独练琴。你必须在个日子里,离开众人,自己找个地方练。就连高水平运动员,包括那些集体项目的运动员,也是如此。89%的高水平运动员说自己是内向性格,只有6%的运动员说自己是外向性格。

还有研究说,看一个大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怎么样“内向还是外向”是比智商还好的预测指标。一个人毕业以后的工作能力怎么样,和他在大学里花多少时间单独自习密切相关、MBA学生中大部分都是外向者,但一般的硕士生、博士生中,学历越高的,内向的人就越多。

所以如果你想拥有真本事,大概就需要耐得住寂寞,做个内向的人。

而且内向的人不见得就不是好领导。不同的团队需要不同类型的领导人。如果这个团队的人都比较被动,给他们安排活儿,他们就好好干,不管他们,他们就不干,那这个团队就需要外向的领导领着他们走。可是,如果团队里面每一个人都非常能干,都能积极主动工作的话,团队反而需要一个内向的领导人。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团队里的人都太积极,每个人都希望领导能听自己的意见——而外向的领导不爱听别人说,只爱自己说。

如些说来,内向者的力量被严重低估了。

四、总结

内向者有内向者的优势,外向者有外向者的优势,很多前人的文章都总结出了这些,在这我就不重复了。职业发展无非是两条路线,一条是走专业路线,一条是走管理路线,如果你的内向性格,走专业路线会更轻松,如果是外向性格者走管理路线更适合自己。改变自己的性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内向者假装外向更让自己更累,外向者想变成内向也需要多加修炼。好在性格从来就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性格都有自己的优势,我们需要的是发挥自己性格的优势,而不是去想办法改变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