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蚺能绞杀吞食美洲狮吗?

美洲狮(Puma concolor),广泛分布于北美、中美和南美洲,北至加拿大,南到阿根廷和智利南端。它们是猫亚科动物中最大的成员,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它们是最大的猫。以鹿类等有蹄动物、水豚等为食,可以捕杀超过其体重七倍的野马。其体型随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各区域成年雄性平均体重在51~71公斤,成年雌性25.5~46公斤,最大雄性超过120公斤,而雌性可达63公斤。

绿水蚺(Eunectes murinus),又叫森蚺,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以东,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特立尼达岛,南至巴拉圭北部。以水栖鸟类、水豚甚至凯门鳄为食。它们是这个地球上最重的蛇类,体重上限和雄美洲狮差不多,体长可超6米,不过平均体型就逊色多了,比如委内瑞拉的一个接近人类居住地的种群(可能相对来说体型不大),其成年雌性平均长3.704米,体重32.6公斤,雄性要小得多,平均长度只有2.632米,体重6.96公斤。

我们知道,无论美洲狮还是绿水蚺都是各自生境里的顶级捕食者,许多人可能好奇,如若它俩遭遇,会发生什么呢?

绿水蚺靠缠绕绞杀杀死猎物,其食谱中包括凯门鳄,美洲狮一旦被它们缠住就很难脱身。但绿水蚺也有明显的弱点,其头部就是最大的软肋,美洲狮有能力轻易将它爆头。不仅如此,蛇类的整个身躯都很脆弱,在美洲狮的尖牙利爪下,绿水蚺的皮肉、内脏都很容易遭到严重创伤。此外,绿水蚺没有四肢,且身躯特别粗壮笨重,在陆地上行动迟缓,无法和敏捷的美洲狮相比。如果绿水蚺不能先发现美洲狮并发动袭击,一旦被美洲狮占了先手,它将凶多吉少。

位于巴西圣保罗州西北边界的普罗米桑,就发生了这样一次大蛇与大猫间的罕见交锋。冲突的其中一方为一只成年雌性美洲狮,研究者为了评估水电站对当地环境(铁特河,巴拉那河支流,普罗米桑附近)健康的影响,其中一项工作就是以该地区的顶级掠食者美洲狮作为考察对象,给它们戴上无线电项圈,用以估算和监测美洲狮的种群。这只成年雌性美洲狮就是该研究项目的一部分,她于2015年7月5日被研究者捕获,体重为42公斤,她的齿列形状良好,没有过度磨损,估计年龄为4~5岁。在给她装上无线电项圈后,研究者释放了她并开始追踪她的信号。到了该年10月初的时候,研究小组已经接收到来自她的2053个位置信号,其活动面积为30平方公里,这显示她是一名定居雌性,这并不奇怪,当地有着丰富的水豚种群,想必她没少捕食这些水豚。

到了2015年10月8日这天,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只美洲狮的项圈突然不再发送位置信号了,在和项圈的制造商交流过后,研究人员排除了暂时性故障这一可能。实在是难以放心,于是一个野外考察队被派往美洲狮最后的坐标地点一探究竟,到了该地点后,他们用手持接收器和指向性天线,通过接收项圈发射的甚高频信号锁定项圈所在的位置。团队发现,信号来自附近香蒲地的沟渠,当他们慢慢靠近,就明确了信号是从水中传来。这个时候研究者怀疑有人杀害了美洲狮并丢弃了项圈,不得不说这个推断是比较正常的。然而大自然是最好的编剧兼导演,出乎意料的是,他们最终在浅水中发现了一条成年雌性绿水蚺,体长4.2米,体重94公斤(吞食美洲狮后),显然她吞下了那只美洲狮。

由于研究者需要收回该项圈,所以团队在学者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捕捉了绿水蚺,意在保持对蛇的观察直到她把项圈反刍出来。绿水蚺被绳子套着搬上皮卡车,在长达15分钟的整个过程中,绿水蚺是异乎寻常的老实,没有挣扎。几分钟后蛇死了,联系她之前奇怪的表现看,这个不幸的结果是不足为奇的。得知蛇已经死亡,研究小组将她送到包鲁动物园进行尸检。根据尸检报告,宏观诊断显示蛇的肺部充血、有寄生虫,口腔坏疽,肝部受创导致肝损伤,此外肠道有绦虫寄生感染。可见,团队之前那么容易捕获她,是由于蛇非常虚弱,处于濒死的状态。

肉眼检查绿水蚺尸体上的众多创伤,其中大部分是在和美洲狮的战斗中造成的。以现有的信息,无法确认绿水蚺和美洲狮是如何开战的。然而,证据表明这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战斗,美洲狮对绿水蚺来说是个强悍的对手。绿水蚺头部、嘴巴、沿着背部和尾巴有几处外部抓伤和齿痕,此外还有严重的内伤,包括肝脏的撕裂伤。值得注意的是,绿水蚺有一大截尾巴缺失了(所以,这只绿水蚺真实长度不止4.2米,动物志推测其体重可能在55~60公斤),伤口已经彻底愈合了,显然是与美洲狮战斗之前的某事件造成。观察到残尾上有几处新鲜的爪痕和齿痕,研究者认为大猫可能错把大蛇的残尾当成头部去攻击,这分散了美洲狮的进攻火力,并可能给绿水蚺带来了决定性的优势。

这场战斗绿水蚺为什么能赢?动物学家没有给我们披露很多信息,动物志带着大家推测一下。首先,从美洲狮最后被定位的地点来看,战斗很可能发生在水中或水边,正是绿水蚺的主场,在这里水的浮力弥补了绿水蚺身体笨重、行动迟缓的劣势,反而给美洲狮的行动带来不便。其次,这只绿水蚺之前断掉了一截尾巴,尾端成钝圆状,形似脑袋,这个旧伤帮了绿水蚺大忙,美洲狮误将残尾当成了脑袋进行重点攻击,放过了蛇的要害。所以,绿水蚺得以成功绞杀并吞下美洲狮。然而,尽管如此,美洲狮的攻击力也是强大有力的,弄的绿水蚺浑身是伤,肝脏也被撕裂——这个致命伤最终导致这条大蛇很快死去。

绿水蚺已经被报道捕食一些大型猎物,诸如水豚、凯门鳄,甚至家犬、牛犊和绵羊,但捕杀美洲狮这样的顶级掠食者,在科考层面上还是第一次。此次绿水蚺捕食美洲狮,最终自身也伤重死亡的事件,引发了关于这俩顶级掠食者之间的生态关系以及各自所扮演的生态位的重要课题。未来,动物志会进一步关注学者们的更多研究成果,将之分享于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