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文人王宠惠,近代中国新式大学文凭获得第一人!!

中日甲午海战战败后,腐朽的清王朝才正式从睡梦中惊醒,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据说当时作为洋务运动实业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盛宣怀在担任津海关道后,就上书给光绪皇帝,讲明筹办新式学堂的重要性,并开始为成立西学学堂做准备。

光绪皇帝作为晚清倒数第二位皇帝,虽说一直备受慈禧太后的压制,但是对于一些国家大事还是有权处理的。看完盛宣怀的奏章后直接御笔钦准,成立了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让盛宣怀担任学院的首任督办,这座学堂的旧址如今就位于天津的博文书院。

北洋西学学堂不久就改名为北洋大学堂,这所大学堂从开始的时候就完全按照美国近代模式创办,拥有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设立的头等学堂、二等学堂就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和大专,都是四年才能毕业。设立工程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等多门学科,皆是当时中国社会急需。等到1899年的时候,北洋大学堂的第一届学员开始毕业,他们当中成绩最好的香港学员王宠惠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大学文凭的人。

王宠惠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大学文凭的人,自然不是一个普通人。少年时期除了学习中国传统教育之余还进入香港圣保罗学校接受西方现代知识的熏陶。他们家当时跟不少出过国的知识分子有来往,对于西方的很多东西都比较感兴趣。

等到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在香港招生的时候,王宠惠凭借自己的实力很快就被录取。在大学堂读书期间开始慢慢接触西方现代法律思想和文化,为以后从事法学研究打下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毕业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直隶总督裕禄亲自颁发的“钦字第一号考凭”。这也是第一张中国大学毕业证书,目前收藏于天津大学中。

毕业后的王宠惠后来去了日本、美国、欧洲的英国。法国等多个地方留学,先后获得了美国法学博士学位以及英国律师资格,还成为了德国柏林比较法学会会员。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了同盟会的王宠惠先后担任过广东军司法部长以及上海都督顾问,在南北议和举行谈判时以南方参赞身份参加了这场谈判。等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担任过民国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等多个职位,是海牙国际法庭第一个任职的中国。据说连中华民国立宪的基础来源都跟他有很大的关联,是中国近代法学奠基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