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呼吸和心跳,就是死了吗?

什么是死亡?对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个简单到无需回答的问题。然而在医学上,判定死亡并不容易。对医生来说,在患者濒临死亡时,他们要做的,也没有那么简单。

脑死不可逆,呼吸心跳停了还可能恢复

对于“什么是死亡”,目前主流的标准有两种:脑死亡说;心跳、呼吸停止说。

脑死亡的定义相对简单,即人的大脑活动不可逆的停止。其判断标准则包含多个指标,通常必须符合其中数个项目才能认定,如:不可逆的深度昏迷、自主呼吸停止、脑干反射消失(如瞳孔散大、眼球对强光照没有反应)、脑电图是一条平直的线、脑部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这其中的脑电图和脑血管造影,都是借助医学仪器辅助进行判定,是相对较为客观的指标。

而心跳、呼吸停止说,虽然目前依然是各国普遍使用的死亡判定标准(我国法律,目前只承认心跳、呼吸停止判定标准,不承认脑死亡标准),但却日益遭到质疑。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医学的进步,很难确切的给“停止”划定一个时间限度来,也就是说,心跳、呼吸停止多长时间以后,才能判断人已经死了?

这是因为随着人工呼吸机、强心剂、心脏起搏器、心脏按压复苏术等技术的出现,国内外都已经出现过很多心跳停止几十分钟后依然抢救成功的案例。

而在自主呼吸停止后,操作正确的人工呼吸就完全可能将其重新启动,所以更难确定时限。目前,多国采用的标准,是撤除呼吸机后3分钟内,患者的自主呼吸依然不能出现,即判定为无自主呼吸。

另外,完全可能出现某个人脑部已经死亡,但呼吸、心跳在仪器的维持下依然存在的尴尬场面,按照脑死亡标准,这已经就是一具遗体了。注意,脑死亡的人和“植物人”是不一样的,植物生存状态时,大脑的部分高级功能暂时或永久性的丧失,但依然保持了大部分的自主功能,如呼吸、体温维持、新陈代谢等生理活动的调控。

理论上说,脑死亡的患者,如果死时已经怀有大月份的妊娠,在外部仪器的支持下,完全可能产下健康的婴儿。那么,这个妈妈到底算不算已经死亡了呢?这恐怕不仅是个科学问题,更是个伦理学、社会学的问题了。

起死回生的假死现象

而判断、诊断一个人是否已经死亡,实际上也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在临床上,对于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者,通常还要继续进行抢救,努力让其恢复自主呼吸与心跳;在一段时间的抢救无效后,才会宣布法律意义上的死亡。而这段时间的长短,实际上更多的取决于家属的意见,而非主治医师的专业判断。

这一方面有情感因素的考虑,一些家属不忍心让亲人再受无谓的折腾,另一些家属却不惜代价拼命要留住亲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抢救费用相当高昂,并非每个家庭都负担的起。对于如此沉重的问题,医生也无法替他们作出决定。

对于那些家属已经签字放弃治疗的患者,这段时间通常就会比较短,一旦心跳、呼吸都停止,医生就会尊重家属意见,签发死亡证明书;对于家属要求全力抢救的患者,则会经过较长的抢救,尽管这种抢救多数情况下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现而正如前文所述,心跳、呼吸停止并不一定是不可逆的,在受到外界刺激(如震动、低温等)时完全可能自主恢复;而对于一些患者而言,脉搏和呼吸都可能非常微弱而难以被察觉,从而产生了误判,即“假死”。

对于因窒息、大出血、电击、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等造成的严重损害,都可能导致假死现象。另外,早产儿、患有先天疾病的新生儿也较容易出现假死。因此,医师遇到这些情况时,就必须以更认真、更谨慎的态度,判断病患是确已死亡,还是处于假死状态。如果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假死患者有可能被救活。

但是,假死通常都是濒死期的一个阶段,所以即便被救活,他们的预后也往往不佳。不过患者对其家庭来说,意义之大无需多言。因此只要患者的家属没有放弃,医生们不到最后一刻也不能轻易放弃。重要的是要让家属明白患者的状况,以及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所谓“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判定死亡,谨慎谨慎再谨慎

在医学不够昌明的古代,这种误判尤为常见。对此,国外还有人专门开发出一种防止活埋的棺材,如果“死者”在棺材中苏醒,可以通过一根通气管呼吸,并拉动一根绳子,让外头的铃铛响起来报信。当然,深更半夜,墓地里如果响起一阵铃声,恐怕活人也会给吓死吧。

而我国古代对于刚死之人,需要把一小缕丝或新棉絮轻轻放在其口鼻部,如果丝絮动了,就说明还有微弱的呼吸,人还活着,这一习俗就叫做“属纩”。

有鉴于此,在现代的临床医疗和司法实践中,多采用复合的死亡判断标准:首先确认心跳和自主呼吸都已经停止,再加上其他的死亡指征出现,才能最终判定某人是否已经死亡。这些额外的指征包括:尸斑(血液循环停止后,因为重力作用而在身体的一些部位淤积,出现黄褐色的斑点)、尸僵(身体变得僵硬,很难搬动)、尸冷(死亡后人体的体温逐渐下降)、角膜混浊等。通说认为,尸斑、尸僵是死亡到来的可靠、确切指征。

对于有权签发死亡证明的医生、法医而言,必须非常谨慎、负责的对待每一例死亡的判定,避免将假死状态认定为死亡。即便患者家属已经签字放弃治疗,医生也依然必须按照医学规范严格、独立的进行判断。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判定过程必须由该医师亲自进行,决不能凭借他人的口述而得出结论,更不允许提前签发死亡证明。毕竟人命关天,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草率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