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威震中亚的西辽有多强大?因何走向了灭亡呢?

西辽王朝(1124一1211年),又称哈刺契丹,是中亚、西域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

1124年(辽保大四年),辽皇族耶律大石在辽朝覆灭的前夕,率二百余骑兵,带领一万六千帐契丹人往漠北奔走,在可敦城附近自立为王。

这些契丹游牧民,大多数是耶律大石于保大四年(1124年)在今外蒙鄂尔浑河辽镇州可敦城召集北边“七州十八部”大会和其后数年休养生聚期间所招集的部众。

这十八部主要分布在内、外蒙古及东北各省境内,为辽朝北部边区的游牧渔猎部落;另一些民众则是在耶律大石西征之前,自哈刺汗朝戍边来到西域的契丹游牧民。

但是,当时东面是强大的金朝,耶律大石不得不选择西进作为战略方向。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城(新疆额敏县)登基称帝,又按照中亚操突厥语各族的习惯,称菊儿汗(汗中之汗),并有皇帝与可汗的双重称号,正式建立西辽王朝,史称“西辽”。

此后,又经过十余年的征战,西辽政权先后征服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花剌子模国,以及乃蛮、葛逻禄、康里各游牧部族,将他们划分为附庸国,确立了西辽在中亚宗主国的地位。

西辽王朝强盛时期的疆域,以首都巴拉沙衰(又称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为中心,在东起土拉河上游,西至咸海,北越巴尔喀什湖,南抵阿姆河。

这是一个汉文化影响很深的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等都继承了辽朝的传统,可以看成是辽朝在新的地理环境的延续。

因此,契丹的西迁,不仅没有让中亚地区毁耕为牧,还结束了中亚、西域各国纷争不息的混乱局面,并且带来先进的汉文化,促进当时还处在封建社会前期的中亚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让汉文化的影响继汉、唐之后,在中亚的又一次高潮。

康国十年(1143),耶律大石去世,在位二十年,庙号德宗。其皇后塔不烟称制,号感天皇后。

后来大石之子夷列即位,庙号仁宗。

夷列去世后,其诸子年幼,又由他的妹妹普速完称制,号承天皇后。

公元1178年普速完在政变中被杀,夷列次子直鲁古称帝。1211年,投附直鲁古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乘机篡夺了他的帝位,但是仍尊称他为太上皇。两年后,直鲁古死,《辽史》记载“辽绝”。

1213年直鲁古去世,屈出律如愿以偿登上了西辽国汗位,准备收复之前西辽的属地。他于1211~1214年的收获季节,三次入侵喀什噶尔(新疆喀什),放火焚烧谷物,致使当地缺少粮食。在这样的逼迫下,当地民众不得不向他屈服。

屈出律原本信奉景教,之后改奉佛教,于是他也要当地穆斯林臣民也改奉佛教,至少要穿戴契丹人的服装,并用强制手段推行,引起民众的普遍不满。

这时蒙古帝国已兴起,于公元1217年大军已进入楚河地区,原来的西辽官员起兵响应,屈出律离开巴拉沙衰南逃,1218年在瓦罕河谷东部达拉兹山谷被杀,西辽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