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门罕战役中,屡战屡败的日军指挥官为何不问责?

1939年7月,在苏联远东诺门罕地区,苏、日双方大规模的战事进行了近半个月,曾经踌躇满志、咄咄逼人的关东军,可以说是损兵折将、大败而归,特别是坦克、飞机和大炮的损失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而弹药等物资更是几乎消耗殆尽。

作为指挥此次作战的日军第23师团长小松原,不仅沮丧至极、颜面扫地,而且更担心自己因作战不力被问责。当然,他也十分清楚,仗打到这个份上,不要说进攻了,恐怕连现在的阵地也守不住。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边防御,边等待增援。

关东军战后分析,缺少重火力是失利的重要原因。

关东军上下精心准备的进攻战,各种招数使了一遍,都被朱可夫一一化解,非但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反而损失惨重。这下,关东军司令部坐不住了,在参谋长矶谷廉介的带领下,一行人等来到前线了解情况,并对前期的作战进行总结。

一是,苏军的炮火太厉害,部队60%以上的伤亡都是“拜其所赐”。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局面,必须装备与苏军火炮抗衡的远射程、大口径火炮。也就是说,在下一次的战斗中,必须动用宝贵的远程重炮部队,否则,进攻将再次失败。

二是,苏军的坦克装甲部队,可以说是日军挥之不去的梦魇,更是阻碍进攻的“拦路虎”。再加上日军坦克在其面前就像“迷你”的玩具,根本无力抗争,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第1战车团就不要参战了,靠火炮和“肉弹”对付苏军的坦克。

更重要的一点,小松原制定的进攻计划没有问题,战术指挥没毛病,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对手的重装备太厉害。换句话说,小松原仍将继续指挥战斗。但同时,由于作战部队减员太多,急需从其他师团抽调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进行补充。

从表面上看,关东军的作战总结还算比较中肯,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推托之词,并没有从战术指挥上找问题,将失利怪罪于苏军的大炮和坦克。其实,这也很好理解,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小松原没错,就代表关东军司令部没错,对上好交代。

对上好糊弄,但作战可不能“虚晃一枪”。于是,关东军所属的全部大口径火炮,以及部分精锐师团调往前线。很快,部署在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已达8万人,各类远程火炮共计82门,这让“躲过一劫”的小松原,腰杆不由得挺直了不少。

朱可夫也在教训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1939年7月,诺门罕地区的日军大规模进攻苏军,尽管朱可夫“见招拆招”,击退了日军,但其中的险象环生,还是让他心有余悸,尤其是根据抓获的俘虏,得知已有十几个不同番号的日军来到了前线。也就是说,日军并没有收手的意思。

消息传回莫斯科,苏联统帅十分着急。在他看来,德国是苏联防范的重点,而不断恶化的欧洲局势,以及久拖不决的诺门罕战役,势必影响在欧洲的兵力部署。为尽快结束远东战事,唯一的方法就是增派更多的部队,一改守势进行大反攻。

他下令将前线部队整合改编为第1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员。同时,更多的部队调往远东,其中包括从欧洲新调来的6个飞行团,总兵力已达10万人。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打服日本人,朱可夫不敢懈怠,也在积极调整。

首先,发挥制空权的优势,打击日军补给通道。朱可夫命令空军的轰炸目标从前线移向日军的后方,特别是对关东军通往诺门罕的铁路、公路和桥梁的破坏。连续的轰炸,加大了其在前线集结的难度,束手无策的日军将领们只得“望空兴叹”。

其次,苏军损失的坦克中,有80%是日军的“肉弹”攻击,引发汽油起火造成的。朱可夫要求后勤保障部门,一面将所有的坦克更换为柴油发动机,一面在坦克的要害部位加装钢丝网,阻挡日军的燃烧瓶、反坦克手雷等,增加坦克战场存活率。

更关键的是,尽管有将“黑夜变白昼”的措施,但苏军怕夜战的毛病一时改观不了。朱可夫决定发挥苏军火力猛、机动强的优势,制定了“黑退白进”的措施,当日军夜袭时,苏军主动撤退,避免夜战;天亮后,再用坦克、大炮重新夺回阵地。

这么做,不仅减少自己的伤亡,而且用优势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军的有生力量,始终掌握战场主动权。总之,苏、日双方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非但没有放弃、妥协的迹象,反而规模越打越大。正应了一句话,“多说无益,咱们战场上见”。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