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和科学非得划清界限吗?是否可以对科幻进行科学挑刺?

《三体》里有很多的硬科学元素,我在第一次听这本书的时候(听书),其超大的脑洞非常让我惊叹,太阳回波放大、飞刃切割、高维跌落等等……串联出一个场景恢宏的故事。

但是它毕竟只是一部科幻小说,有时对科学的严谨性在剧情需要面前会做出妥协,我们自然不能要求科幻小说像科普般严谨,就像我们不可能让科普像教材般严谨一样。但问题是科普因此就不能指出科幻小说的错误了吗?专业就不能指出科普的错误了吗?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把科幻与科学和科普如此割裂?

我在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三体》里的科学的文章:《盘点《三体》里的科学——吐槽篇之智子神话》。这个“《三体》里的科学”的主题原本计划是要写一个系列的,毕竟三体里的科学元素实在太多了,但第一篇里我随便吐槽了一下关于智子的设定,结果得到三体粉丝的强烈反馈,截两条领略一下。

其实我觉得后面那条评论挺矛盾的,一方面说科幻小说的受众是“广大对科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一方面又对科学挑刺如此反感,既然是对科学感兴趣的,为什么会不能接受对书中明显违背已知科学部分的挑刺?

其实我倒不认为所有科幻迷都是科学爱好者,有很大一部分纯粹就是喜欢那种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的感觉,科学爱好者只占科幻迷的一部分,而我们科普作者写关于科幻小说里的科学(无论是延伸科普还是挑刺)的目标对象都是这部分科学爱好者。我不理解对于这部分喜欢科学的科幻迷为什么会不接受挑刺?难道要在科学上不求甚解以示对科幻作者的尊重?

曾经我也对一位科学挑刺的北大教授非常反感,但那是因为觉得他的态度有问题。那是去年初《流浪地球》上映期间的事了,一位北大教授挑了流浪地球几十个错误把流浪地球狂贬了一番,我当时就非常反感,写了一篇《关于北大雷教授对《流浪地球》的质疑,我来挑挑刺》的文章,我在文中表明我的立场:

“要求一部科幻电影严格符合科学原理不允许过量偏差,这要求有点高了,人类历史上的科幻片没几部能达到要求的了。……

对于借这次《流浪地球》的大热进行科普我是举双手支持的,这确实是一次全民科普的好机会,但我觉得态度可以再好一点,要知道这只是一部科幻片,它没有冒充科普纪录片,没必要进行如此尖锐的批评。”

科幻能唤起一部分人对科学的兴趣,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基于科学才喜欢上科幻的,但无论如何,这部分拥有双重身份的人(既是科幻迷又是科学爱好者)对于科幻里的科学并非都是完全了解的,既然如此,藉着科幻的机会给他们讲解真实的科学知识有何不可?难道让他们接受科幻里似是而非的“科学知识”更好吗?

我个人虽然从小喜欢天文,但并不喜欢科幻,最喜欢的是武侠,喜欢里面天马行空飞檐走壁隔山打牛什么的。然而我从来不挑武侠的刺,我从来不会问他为什么能左脚踩着右脚上天,不会问为什么他踩一下树叶就能箭一样飞出去,也不会问为什么他能一掌把人震飞几丈远自己却能一动不动……因为他们没有说过他们符合科学,他们没有使用任何科学名词来解释里面的轻功是怎么回事,没有用科学理论解释降龙十八掌为什么威力那么大、没有用科学理论解释吸星大法是什么原理……

《三体》作为我正式看(其实是听)的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在听完三体后,我这个从来不看科幻小说的纯种科学爱好者就第一时间找了大刘的其它长篇中篇短篇听了一遍,虽然算不上三体迷,但对三体也是非常赞赏的。但不知为何,每一次在网上指出它的一些问题时都会有人跳出来“你行你上”地鄙视一番,我自认为从来没有贬低过《三体》和作者大刘,但三体迷为什么这么玻璃心?……

科普和科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但两者之间有共同的读者群体,科普文章只针对这部分读者,而不包括纯种科幻迷。所以能否别让科幻和科普如此割裂吗?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对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