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濒危生物普氏野马,灭绝动物复活有希望了?

近日,美国圣迭戈,科学家公布了世界第一只克隆的普氏野马(蒙古野马)Kurt的视频。Kurt是科学家们用40年前冷冻保存的遗传物质克隆出来的。

普氏野马是全球濒危生物,它原产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北塔山和甘肃、内蒙古交界的马鬃山一带,普氏野马演化史长达五六千万年,比大 熊猫、鸭嘴兽等“活化石”更具动物 演化研究价值。

但是其野生种群于20世纪60年代灭绝,全球仅有欧洲还存在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它们是1899年至1903年期间,被捕获运往欧洲的普氏野马的后代。

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施了“野马返乡计划”,陆续从欧洲引回普氏野马,在甘肃、新疆进行繁育,并进行野外放归试验。目前,放归敦煌西湖的普氏野马通过相互打拼和领地划分,已自然分成了大大小小10到11个种群,其中6个稳定的繁殖群。

不过虽然人工饲养的普氏野马的数量持续增加,但由于整个圈养族群,追溯起源仅来自10余匹野马,故近亲交配所引起的衰退现象十分严重。它会引起较低的遗传多样性。由于变异较少,一个群体适应潜在压力源或环境变化的能力就较差。

此外,种群数量少还会使遗传漂变——种群中遗传元素的随机波动——更加明显。这意味着种群中某些特征更有可能会消失,从而进一步减少多样性。经过人们的努力,普氏野马在全世界的圈养数量已达1500匹,但此问题依然存在。

专家称Kurt的出生令人兴奋,这恢复了几十年前丧失的遗传多样性。但这可能会是一个痛苦的开始。因为目前来说,克隆技术并不成熟。

什么是克隆呢?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

克隆的基本过程是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者基因相同的动物。这一过程中如果对供体细胞进行基因改造,那么无性繁殖的动物后代基因就会发生相同的变化。

其实我们从“多利羊”的结局就可以看出。1996年7月5日,多莉羊诞生,“多利”的基因组,全都来自单亲,这才是真正的无性繁殖。因此,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克隆出来的哺乳动物。这被人们称为“历史性的事件,科学的创举”。

科学家认为克隆技术对保护物种特别是珍稀、濒危物种来讲是一个福音,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除此之外,

然而2003年2月,多莉就不幸去世,仅存活了7岁,普通绵羊的寿命平均在12岁左右,这也意味着通过这样的方式克隆出来的个体,很多会带有先天疾病,畸形,一出生很早就会夭折。

当初研究人家曾通过克隆技术复活灭绝动物庇里牛斯野山羊,成功诞生了一只重两公斤的复制羊,这是全球首只克隆诞生的灭绝生物。

然而西莉雅的分身还是在短短十分钟后死了。小羊的其中一个肺多长了一个巨大的肺叶,如肝脏般密实,没有任何方法能救活它。

这是目前克隆技术存在的通病,直到目前为止,体细胞克隆技术还没有达到完善水平。对于人类自然或辅助生育过程来说,在受孕前和怀孕早期,一些微妙的化学变化能对人类基因组产生影响,最终将导致一些晚发型慢性病出现。

而且,克隆动物可能存在早衰问题,研究人员还是没有搞清楚克隆技术的什么环节会导致克隆生物的早衰,只是知道克隆过程中的某些操作使DNA发生变化,妨碍了端粒酶起作用。端粒维持着染色体的稳定。端粒是DNA链两端的结构,就像鞋带两头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或塑料箍,它维持着染色体的稳定。端粒因细胞分裂而变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会死亡。

培育多利羊的英国PPL医疗公司和罗斯林研究所科学家组成的一个研究小组就发现,多利的染色体端粒长度比同年龄普通绵羊要短。

对于克隆出来的普氏野牛,它在未来可能要承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有可能面临早衰,尽管Kurt能够和其他野马生育,丰富目前普氏野马的基因多样性,但是科学家目前也无法确定,这是否会把基因遗传性基本传递给下一代。

目前,克隆技术还是处于发展的阶段,科学家目前还需要评估克隆技术带来的风险,克隆出灭绝生物,这还是一条非常漫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