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建制派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什么伤害?

美国建制派将金融化推向全球,扭曲了经济全球化。里根时代推动了全方位的全球化,如今已经沦为华尔街全球化,形成了“华尔街+”模式,比如华尔街+沙特家族。

美国建制派、美联储、华尔街金融巨头不予余力地向外“出口”美元,进口廉价商品。如此一举三得:金融跨国巨头本土与海外两边得利;建制派主导的美国政府又可以从回流的美元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债务融资;美联储可以在发达的金融市场中获取大规模的国债资产。

以通用汽车为例,通用汽车将公司搬到海外,回避了国内汽车工会的压力,同时在海外享受廉价劳动力和垄断红利,还可以再将廉价汽车“出口”到美国市场。海外市场的创汇购入美国国债,美国政府获得融资,美联储皆大欢喜。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金融自由化,而是刻意扭曲自由化和全球化。美国建制派在全球努力推动金融自由化,但对商品贸易自由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美国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向新兴国家大力推行“华盛顿共识”。所谓华盛顿共识,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威廉姆森在1981年提出来的。他主张创立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向世界推行以自由主义学说为基础的经济政策,核心内容是严控政府赤字、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

苏联解体后,华盛顿共识广为流传,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派遣官员,努力推动这三项政策,华尔街则从中摘桃。

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危机爆发后,韩国政府面临破产风险,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援。后者愿意给韩国政府提供570亿美元一揽子贷款,条件是改革财阀体系,整顿金融系统,开放外商投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韩国政府关闭向财阀输送利益的商业银行,要求韩国将利率提高到30%,外资银行乘机进入,相继收购韩国第一银行、韩国外汇银行等,限制了财阀势力对银行的控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韩国涉险过关,但我想表达的不是华盛顿共识之是非(与斯蒂格利茨的吐槽不同),而是在商品贸易领域,美国并未努力推行华盛顿共识。其实,该共识其中一部分就是“实施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但经常被建制派选择性忽略。

美国政府商务部向世界贸易组织派遣官员,但是他们在这一组织推动的自由化工作远不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彻底。美国商务部官员并未对世界贸易组织中的规则问题及种种矛盾实施有效的改革,以至于今日这一组织陷入几近停摆境地。

这是为什么?

因为金融自由化和贸易非完全自由化下,建制派、华尔街和美联储可获得最大好处。如果贸易自由化,跨国巨头就无法在海外垄断市场,以及享受关税、人口和环境红利,可能被迫回国设厂。海外市场赚取更少的外汇,没法大规模购买美债,美国建制派和美联储、华尔街三方不爽。这是美国本土工厂及蓝领工人受害的重要原因。

所以,过去几十年,美国建制派、美联储和华尔街异化美国经济,也扭曲了经济全球化。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